黃浦區90周歲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一項養老福利:每天領到一瓶免費牛奶。過去,要想將牛奶及時送到新增的90歲老人手上,外灘街道山北居委干部韓康捷每個季度都要做一項“找人”的工作:對著一疊疊紙質人口記錄冊,一個個查找未來三個月年滿90歲的老人姓名??扇斯な謩诱胰?,“費時費力不說,很容易疏漏”。有次,一位老人打電話到居委會,說自己也滿了90周歲,但沒享受到免費牛奶。小韓一查,原來老人不久前剛搬到山北居民區,居委會的紙質人口記錄冊還沒更新過她的信息?!袄先苏f‘沒關系’,但我心里覺得挺過意不去的?!毙№n說。
如今,小韓有了一個“幫手”——一套名為“基層治理一件事”的數字治理底座系統。系統內有一個“臺賬隨手出”功能。小韓只要將“未來三個月年滿90周歲以上老人”的搜索條件輸入,系統會自動生成名單?!皟煞昼娋驼业饺瞬⑼瓿梢粡埍砀?。系統擁有強大的數據庫,比我們用了幾十年的紙質人口記錄冊,數據要齊備多了?!毙№n說。
去年5月以來,黃浦區以外灘街道為試點,建設了黃浦區“基層治理一件事”數字治理底座系統,如今已逐步在全區各個社區推廣使用,意在為基層干部減負、增能。
臺賬報表再做減法
做的臺賬報表多、經常要重復填報等問題,曾是社區干部“負擔重”的主要體現之一。上海大力推進基層減負增能工作后,社區做臺賬報表以及重復填報的情況大幅減少。外灘街道山北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林維敏告訴記者,居委會在減負前需要填的臺賬報表為59種,減負后減少到17種。
有了“基層治理一件事”數字治理底座系統后,黃浦區社區干部做臺賬報表的工作被進一步做了減法。
黃浦區大數據中心與外灘街道聯手,對街道17個居委、8個職能科室進行了深度排摸,收集到20多類基層業務賦能需求、近30類數據信息需求、10余項高頻報表填報需求,在這套“基層數字治理底座系統”中推出了“臺賬隨手出”場景。
在山北居委會辦公室,林維敏打開電腦向記者展示這套系統。她在“臺賬隨手出”場景下,輸入想要查找的關鍵字,系統自動搜索、匹配,生成報表?!澳壳?,系統最多可生成10種臺賬報表,很大地減輕了我們填報臺賬報表的壓力?!?/p>
這套“基層數字治理底座系統”還可以共享,不僅居委干部可以用,街道條線科室干部也可以使用?!艾F在,我們需要的一些數據,可以通過這套系統自主提取,不再需要居委干部統計、填報?!币晃唤值栏刹扛嬖V記者,每年重陽節,街道要給轄區內85周歲以上老年人送重陽糕。過去,我們要請居委干部核對與上報人員信息給我們,我們再去采購。但現在不用了,我們可以從系統中直接獲取數據。
精準找出服務對象
這套“基層數字治理底座系統”不僅幫助社區干部少做臺賬報表,還幫助社區干部實現了服務的精準化。
區大數據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這套系統已打通了與民政、公安、城運、退役軍人等部門的數據路徑,且根據基層社區需求,探索了為數據“打標簽”的應用體系,創造了民政救助、營商環境、養老服務等共206個標簽,實現了“數據快速查”,可以幫助基層干部精準地找出服務對象。
“變‘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通過政策匹配,提前發現、主動聯系需要服務的對象人群,力爭將居民‘急難愁盼’解決在群眾開口之前?!蓖鉃┙值傈h工委書記丁琦寧說。
據悉,黃浦區將堅持從基層實際出發,統籌做好基層減負增能,完善“基層治理一件事”的數字治理底座系統,將其打造成為基層干部“管用、愛用”、百姓“受用”的工具箱,進一步為基層干部減負、增能。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