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縣堅持“集成高效、極簡審批”改革導向,出臺了《沂水縣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六個一”極簡審批實施意見》,創新推行“一庫生成”“一張清單”“一組流程”“一個平臺”“一次驗收”“一個窗口”“六個一”極簡審批模式,全流程審批時限壓減至56個工作日,申請材料壓減30%以上。市級重大實施類項目長清環保二期擴容項目建設周期提前2個月,職業學校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僅用時15天。相關經驗做法獲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肯定批示,并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市委改革辦、市工改辦、人民網等推廣報道。
重點項目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項目審批是打通項目建設的“關鍵一步”。為解決項目審批“辦事難、辦事繁、辦事慢”等系列問題,沂水縣通過審批鏈條“前展后延”,“一張清單”“一個平臺”“一個窗口”賦能“一組流程”,在全省率先形成了覆蓋“項目策劃生成論證”到“竣工驗收投產”的項目建設全周期、全流程的“極簡”審批模式,實現了項目策劃和手續辦理“雙提速”,項目審批便捷度和滿意度“雙提升”。
堅持靠前服務,統籌全程跟進。儲備項目分類管理。成立工作專班,及時收集各領域計劃實施重點項目,根據項目類型、實施條件等分類納入項目儲備庫,為后續審批工作提供引領,做到審批服務與項目建設計劃同頻同步。深度論證實施條件。根據項目規劃用地與投資決策推進情況,統籌策劃發起,建設條件集成,強化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等要素保障,生成項目審批“同向分析表”,推動項目手續辦理難點問題由“審批中發現”向“審批前化解”轉變。全程跟進解決難題。設立企業服務中心,健全“一次不用跑·全程幫代辦”服務體系,形成“主動服務—臨期預警—協同處置—對賬銷號”的閉環管理機制,實現了相關事項“同步受理、一鏈審批、一次辦好”。目前,共實現116個項目入庫管理,為82個項目提供全程幫代辦服務。為鈦全產業鏈、興田機械高端液壓器件等18個項目靠前解決要素保障、規劃建設等方面難點問題29個。
堅持統分結合,理順辦理鏈條。推行“項目主題”服務。全鏈條優化項目建設“一件事”主題服務,將項目審批涉及的46個事項整合為13個主題服務事項,升級工程規劃、高效開工等7個“一件事”服務,印制手續辦理“一碼通”,形成“高效辦成一件事”標準化流程,事項申報一次性通過率提高40%以上。實行“雙線并行”機制。突出項目前期準入集成與并聯預審服務,推行工業廠房建設與生產手續“相對分離、雙鏈推進”模式,將“拿地即開工”實施范圍擴大到全部社會投資項目,為16個項目定制“拿地即開工”審批流程,實現了各環節穿插進行、無縫對接,取得土地與開工前建設手續“并肩跑”。優化“分段辦理”路徑。綜合運用設計方案切塊審查、分階段施工許可、分期聯合驗收等方式,實行分部、分批、分階段辦理。優化分階段施工許可機制,提前啟動樁基工程審批,對“質量過關、功能完整、分割合理”的單位工程,先行開展聯合驗收,實現“竣工一棟、驗收一棟、登記一棟”。長清環保二期擴容項目通過樁基工程極速開工,建設周期至少提前2個月。魯馳高性能橡膠等13個項目通過分期聯合驗收,投產時間比原計劃提前近3個月。
堅持系統集成,深化信息融合。推進“數字報建”。加強電子材料、電子檔案歸集共享,深化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零證明材料申報,用地批準手續、中標通知書、圖審合格書、消防設計審查意見等 6類證明材料系統自動抓取,避免同一材料重復提交、重復審核。推進“多諾合一”。深化項目審批“一對多”“多合一”等“多諾合一”改革,聚焦項目開工,將辦理施工許可(含質量安全監督和人防工程監督)、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污水排入排水管網所需的多份承諾,整合為一份綜合承諾,僅此一項即可減少企業提交材料8份。推動“智能審批”。以省市工程審批領域“揭榜掛帥”試點為契機,在全省率先推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智能引導”服務,企業通過問題式、選擇式智能引導,即可精準獲取審批事項清單、材料清單等信息,項目申報實現了從“無從下手”到“精準指引”的轉變。對通過告知承諾制辦理的節能審查、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等事項,探索數據自動抓取、自動核驗,無人工干預審批?!爸悄芤龑А狈丈暇€以來,已為30余個項目提供引導服務100余次,生成手續辦理指引60余份,相關改革成果獲省住建廳簡報刊發,并被住建部轉發推廣。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