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青海省司法廳認真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深入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活動,不斷強化法治服務保障供給,以法治優化營商環境,全力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省司法廳將涉及中小民營企業及投資者權益保護等法律法規納入年度普法責任清單,開展“誠信興商”系列宣傳等10項具體舉措,深入推進政策解讀、案例釋法等普法活動進企業、進園區、進市場、進商圈。將《青海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納入領導干部學法用法重點內容,督促各部門學習交流,全省以“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為題,舉辦廳級干部法治講座1期,民營企業家大講堂1期,其他各類主題培訓10余期。
全省各普法成員單位以重點時間和專項普法活動為載體,聚焦“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等,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推動涉企法律法規宣傳落實落細。廣泛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等專項活動,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搭建了一批涉企、涉商普法宣傳新載體。依托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類宣傳信息、視頻。同時,牽頭主辦“昆侖大律師”廣播普法欄目,編印《法治護航·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宣傳讀本2000余冊,并選取部分政策法規、典型案例定期發布。
省司法廳及各普法成員單位積極開展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政策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立改廢”,對36件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審查。全面推行“放管服”改革舉措,有效實行“減證便民”等惠民便企舉措,司法行政系統14項業務納入“一網通辦”,5項業務實現“跨省通辦”,118項公證事項納入“青松辦”App,企業群眾滿意率在90%以上。為350家企業提供“法治體檢”服務,篩查法律風險點9232個。持續加大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力度,有效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遴選15家律師事務所組建民營企業家法律服務團,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活動,通過“問診”了解法律服務需求,推動“送法進企業”更加精準、更有溫度。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