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翔東部工業園區、云翔大型居住社區及其拓展區域的“區域雷擊風險評估報告”通過上海市氣象局專家評審,這也是我區推進《嘉定區工程建設項目區域評估實施方案(試行)》后,首個完成區域雷擊風險評估(以下簡稱“區域雷評”)的項目。

  據了解,在此次對南翔東部工業園區、云翔大型居住社區及其拓展區域開展“區域雷評”過程中,嘉定區氣象局對上述地區的雷電環境、地形地貌特征、地質結構、周邊環境以及承災體屬性等因素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通過模型、綜合計算、分析,得出風險結論,最終給出防雷設計以及施工期間、投入運營后的安全防護措施和建議。

  “開展‘區域雷評’后,區域內所有項目均無需單獨開展單體雷評,所有項目均可應用評估成果。結合《嘉定區工程建設項目區域評估實施方案(試行)》中對于區域評估事項中評估成果共享的相關規定,后續企業在項目落地建設申請的過程中,只需憑借此份報告,在線上辦理各項申請時一次提交。這樣一來既減輕了企業負擔,也提高了辦事效率?!?嘉定區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孟慶魚介紹,在項目落地前完成“區域雷評”還可以為企業在項目設計、建設時,對于項目的雷擊風險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雷擊風險評估模型(虛框部分適宜區域內項目信息詳實)

  孟慶魚表示,“區域雷評”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節約社會資源、減輕企業負擔、提供設計依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區域雷電流電磁影響

  區規資局工作人員介紹,區域評估實現了把原本的企業“跑腿”變為了政府送服務“上門”。嘉定的區域評估工作以應評盡評、可用好用為原則,結合實際開發建設的需求,應覆蓋區域盡覆蓋,已逐步建立起了常態化的工作機制。

  目前,嘉定區已經在嘉定新城重點地區和嘉定區產業基地、產業社區及其他有條件的區域,陸續推行區域評估工作。近期已開展或計劃開展的評估事項包括了規劃環評、水資源論證、防洪評價、雷擊風險評估、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地震安全評估等6個大項。評估成果在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門戶網站營商環境板塊中向公眾公開。

  接下來,嘉定還將繼續探索區域評估成果的應用,不斷推進我區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名詞解釋:區域評估

  區域評估就是把原本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過程中間具有共性的前置性評估事項,提前實施統一的集中評估、評審,形成整體性區域化的評估、評審結果,來提供給進入該區域的工程建設項目共享使用。通過把單體評估變為區域評估,把企業申請后的評審變為政府提前服務,以及區域評估成果的運用,進一步推動我區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