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平湖市司法局以“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整合、優化司法行政工作職能,圍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大文章”,聚焦三類重點主體,進一步深化涉企公共法律服務效能。
一是聚焦涉外企業,保障“行穩致遠”。立足本地外貿外資活躍特點,成立平湖市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在平臺搭建、合作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發力,注重涉外律所、律師的扶植引育,加快建立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庫。依托浙江省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平湖工作站,完善“司僑聯動”工作機制,打造“法潤僑企”為企服務項目,開展“之江同心·共話營商”親清夜沙龍(僑企)法治專場等活動。開展全市外向型企業法治需求走訪調研,梳理起草的《外向型企業合規管理指引》納入第一批省級重點產業合規指引目錄管理項目名單,并由嘉興市司法局、商務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聯合商務、工商聯等部門開展境外投資企業法律服務座談會、外向型企業合規管理講座等活動,幫助企業了解“走出去”“引進來”過程中的法律風險與防范措施,活動累計覆蓋200余家企業。
二是聚焦小微個體,賦能“蓄力前行”。針對本地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眾多的情況,構建“1+9+130+N”的“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框架體系,在市、鎮、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站點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重點在創業園、專業市場等小微個體集中地,建設一批特色化“法治驛站”,為企業提供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宣傳、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治體檢等服務。當前已建成平湖市智創園、中國平湖服裝城 、智匯谷、杭州灣新經濟園等12個特色公共法律服務站點(法治驛站)。深入推進“千所聯千會”“服務實體經濟 律企攜手同行”等系列活動,組織律師和基層法工深入企業,為500余家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開展“法治體檢”“合規指導”等服務。開展涉企法律服務“云直播”,邀請六位律師在線講授企業發展經營過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規,幫助企業維護自身權利,做好風險防范。
三是聚焦新興業態,推進“蓬勃發展”。圍繞新興業態企業和職工的法治需求,借助“金平湖職工服務驛站”“快遞小哥驛站”等陣地,設置普法宣傳點,開設“工間微課堂”,圍繞新業態從業者關心的合同簽訂、交通安全、工傷認定等法律問題開展咨詢活動,為新業態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指導新業態企業和新業態勞動者合法經營、規范用工、依法維權,及時處理用工問題引發的勞動糾紛。在新業態聚集的南市樓宇區設立南市商務區法治驛站,圍繞該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大、無固定工作地點等特點,積極組織開展轄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活動,開展公益法律課堂,提供律師駐點服務,有效保障新業態企業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