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陽區圍繞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聚焦“沉默企業”失信出清動力不足、信用修復條件嚴苛等問題,充分發揮“執破融合”機制的挽救與出清功能,積極探索“沉默企業”修復與出清改革,增強市場主體的信用價值獲得感,激活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強引擎”。近五年來,有序出清企業297家,推動34家企業煥發新生,高效盤活資產23.9億元,釋放土地931.33畝,出清房產59萬平方米,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新“信用+執破融合”,打造信用建設新模式。

通過比對發展改革失信企業、法院執行終本企業和破產企業三張清單,碰撞形成亟需出清或挽救的“沉默企業”名單,在執行階段綜合研判企業的挽救潛力、信用價值和履行能力,進行綠、黃、黑三色名單分類管理。此外,并非所有企業都能及時主動提出破產申請,通過稅務、金融監管、法院執行局合理引導相關主體申請破產,為啟動程序助力信用修復和失信出清注入“強心劑”。例如,杭州某某彈簧有限公司已停業多年、長期欠稅,名下并無任何資產,負債總額高達200萬余元,在執行階段被列入無法挽救且不具信用價值的黑名單企業,通過執破融合高效銜接,金融機構債權人申請該公司破產,并僅41天就高效辦理并完成企業注銷出清。

  運用“信用+融破智聯”,建立府院聯動新機制。

強化數字賦能,充分運用富陽法院開發的破產府院聯動數字化應用“融破智聯”進行信用協同,同步出臺機制文件,建立“沉默企業”修復與出清協作機制,明確發展改革、法院、市場監管等五個部門的分工與職責,確定專人聯絡。比如,杭州某某貿易公司管理人通過融破智聯線上發起企業注銷,一小時后,稅務局注銷成功的信息就出現在管理人電腦上。再以富陽區市場監管局為例,從破產立案到終結,需要13個環節才能完成協同工作;在融破智聯模式下,破產信息一經發布,系統自動推送,市場監管局主動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工商查詢、信用修復、簡易注銷協同業務,真正實現一鍵通辦。協同事項辦理平均時間從原先的5-7天縮短至1天以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推動建立信用修復和失信出清“一鍵式”服務通道。

  推進“信用+出清挽救”,構建為企服務新業態。

  創新破產管理人選任方式,以5—10個案件包邀請隨機方式指定管理人,設立無產可破案件援助基金,以完成信用修復和注銷出清作為申請援助基金的條件,為企業出清挽救提供保障。此外,聚焦納稅、金融、市場監管等主要領域,在原有司法政策、執法思維上進行突破與創新,優化重整企業信用修復流程,明確清算企業簡易注銷規則。如按照重整計劃清償行政罰款后的重整企業,可按照“履行了繳納罰款義務”申請信用修復,又如清算企業管理人向市場監管提交注銷申請書、終結裁定書即可辦理企業注銷,不得額外設置注銷條件。在杭州某某機械有限公司重整成功后,第一時間打破部門信用壁壘,短時間內企業完成信用修復,真正得以“重新出發”。

  下一步,富陽區將對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要求,持續推進“沉默企業”修復與出清改革,一是加強金融扶持,引導地方金融機構向信用良好的重整企業提供信貸支持,鼓勵融資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滿足融資需求,降低融資成本。二是加大社會引導,為執破企業提供法律法規、債務重組等方面的培訓,幫助企業增強法律意識,合規經營,為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