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優化營商環境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海門生態環境局整合執法資源、減少檢查頻次、提升執法效率,實現對企業“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精準服務,拒絕執法檢查“一刀切”,從而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執法頻次較去年同期已下降46.3%,其中非現場執法占比更是達到37%;處罰案件數及金額較去年同期均大幅下降,其中不予處罰案件20余個,免予處罰金額130余萬元。指導幫扶4家企業(工地)申報南通市大氣污染應急管控豁免,指導8家企業申報重污染天管控豁免。

  “增”部門聯動,“減”進企頻次。

  進一步強化公檢法環四方聯動,聯合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杜絕超越權責邊界開展執法,對于發現的問題,各部門及時督促整改,并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同時,海門生態環境局還與相鄰地區生態環境部門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共同應對跨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在毗鄰黨建、固廢監管、應急處突、聯合執法等方面不斷深入合作,合力保障區域一體化生態環境屏障。

  “增”智能手段,“減”現場執法。

  充分利用在線監測數據和智能裝備,開展非現場執法。對于輕微違法行為,通過遠程監控和數據分析進行及時制止和糾正;對于嚴重違法行為,則通過現場執法進行查處。非現場執法模式的實施,不僅減輕了執法人員的工作負擔,也提高了執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于正面清單企業,原則上只開展非現場執法檢查,杜絕“打卡式”“零效能”執法。今年以來科技立案數51件,占總立案數的比例超八成,“非現場”執法工作獲海門區區委領導充分肯定。

  “增”工單執法,“減”隨意打擾。

  除信訪舉報、突發應急事故、發現異常線索外,不隨意增加檢查對象,執法人員原則上在沒有接收到工單的情況下,不能隨意地進入企業開展執法檢查,減少對企業主體打擾。同時,通過全面實施工單式執法,實現對執法任務的精細化管理。每一項執法任務都被詳細記錄在工單中,包括任務內容、執行時間、執行人員、執行地點等關鍵信息,確保執法任務的明確性和可追溯性。今年以來,共開展清單式執法1365次,大幅提高了執法效率,還有效避免了執法過程中的遺漏和錯誤。

  “增”分類服務,“減”違法風險。

  試行生態環境分級分類管理制度,按照企業污染情況實施差別化監督管理。將轄區內企業分為ABCDE五類進行監管,每季度通過公開“搖號”方式抽取當季度監管企業,目前已在三廠工業園區和臨江新區進行試點,今年以來共抽取B類企業14家、C類企業78家開展雙隨機檢查,更加優質高效服務企業。同時,注重“事前”指導,率先發布《涉企“邀約式”檢查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旨在發揮行政執法教育、引導功能,指導企業事業單位排查環境問題和違法風險,推動企業事業單位實現管理規范、治污有效、排放達標。6月底以來,共接收8家企業的“邀約式”檢查服務申請,執法人員通過上門“體檢”共指導幫助發現20處問題隱患,并提出具體整改意見,下發《“邀約式”檢查服務行政指導意見書》,指導企業立行立改,幫助防范化解環境違法風險。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