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有關部署,持續提升全省住建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認識,切實加強引領帶動和經驗推廣,省廳遴選了住建領域在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升市政公用服務等方面的8個典型案例。
一、太原市城管局:多措并舉優化水氣熱報裝流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
為助力優化營商環境,通過一系列措施優化水氣熱報裝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和用戶滿意度。一是拓展報裝渠道和優化服務流程。在供水方面,通過客服熱線、企業微信公眾號和報裝窗口等多渠道受理,實施“容缺受理”和“限時補齊”模式,提供主動預約服務。在供氣方面,明確新建燃氣項目報裝流程,通過政務大廳、營業廳、微信客戶端等實現報裝“零跑腿”。在供熱方面,落實首問負責制,專人負責跟蹤項目,做到用戶報裝資料“內轉外不轉”,推行綜合受理和“大受理模式”,增加線上辦理方式,公開服務標準、資費標準、辦理時限等,實施專項整治強化監督考核,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穩定服務。二是實現水氣熱聯合報裝統一辦理。政務大廳統一辦理水氣熱報裝,用戶提交材料后,相關單位將在4個工作日內組織專人與用戶對接,完成現場初步踏勘并進行回復。多措并舉優化水氣熱報裝流程,在供水和供氣方面,辦理時間由4個工作日壓縮至不超過3個工作日,在供熱方面,報裝時限由8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工作日,顯著提升了水氣熱報裝的效率和服務質量,為企業和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
二、忻州市審批局:電力先行助推市政基礎設施聯合報裝再提速
為深入推進“水電氣熱網”高效辦成一件事,以電力報裝為改革突破口,多措并舉,提升效率。一是在政務服務中心打造“窗口聯辦”服務,實現“房產+電力過戶”聯辦和“水電氣暖”聯辦。當客戶在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房產證時,可以同步完成電力過戶;當客戶在水電氣暖政務聯辦窗口辦理公共服務報裝業務時,可一并將申請資料自動推送至供氣、供水、供熱等聯辦服務單位,實現水電氣暖網等業務同時辦理。二是優化居民和企業“線上辦電”服務,實現證照自動調取。貫通忻州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忻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和電力系統數據傳輸渠道,申請主體可通過網上國網“一證辦電”和“刷臉辦電”功能,線上調取營業執照或土地手續,無需到窗口遞交相關辦電資料。三是實現電力外線工程聯合審批,減少并聯審批環節。將忻州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與電網系統功能模塊深度融合,當申請主體辦理的電力報裝、增容工程需要占用、跨越公共道路和公共用地時,無需再到政務服務大廳綜合受理窗口辦理工程規劃、挖掘城市道路和綠地占用等工程許可手續,直接委托供電公司服務窗口將申請線上推送相關部門,便可實現相關業務的在線申請,審批結果即時查詢。
三、長治市住建局:推行信息化服務,打造專屬“燃氣管家”
聚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推動燃氣用戶信息化進程,優化網格式人員配置、片區劃分等相關業務制度。一是推出專屬“燃氣管家”服務。進一步提升用戶服務的個性化,快速響應用戶訴求,真正實現“足不出戶,線上辦理”的全方位服務。二是開通“微網廳”網上報裝業務。持續將服務提檔升級,實現了用戶期盼已久的“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的用報裝訴求,極大的提高了業務辦理效率。三是持續推動網格化進程。結合街道社區網格員網格化的工作模式,將網格化劃分為西北、東北、南部三大片區,進一步優化制度、梳理人才,合理分配職能,實現了網格與片區相結合。四是積極深化“互聯網+供氣”改革??梢酝ㄟ^“長治市政務服務網”、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預約上門等渠道線上報裝,同時增加旗艦店線下營業廳,進一步拓寬報裝途徑,有力提升用戶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四、長治市審批局: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幫辦代辦規范化改革,全面提升服務質效
從服務事項清單、事項辦理指南、辦理流程圖、審批時序圖等多維度,對項目涉及重點審批事項進行指導幫辦代辦。一是明確服務專員和代辦員。在手冊封面醒目位置注明該項目服務專員、代辦員姓名、聯系方式、微信二維碼,方便項目建設單位在審批手續辦理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及時與代辦、服務人員取得聯系,及時解決問題。二是明確服務事項和事項服務指南。對納入幫辦代辦范圍的事項在手冊中予以明確,并將每項事項辦理所需流程、時限、條件、材料和材料樣本二維碼告知建設單位,提升建設單位獲取相關信息的便利度。三是建立跨部門審批聯絡表。對需要其他相關部門審批、辦理的相關手續,明確了其他部門的承辦科室、聯絡人和聯系方式,解決了涉及跨部門手續辦理的盲點問題。四是明確了審批手續辦理流程和時序。重點明確了各審批事項辦理的環節,并按照集成辦、并聯辦的要求,科學組織審批時序,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手續辦理時間,提高項目手續辦理效率。2024年上半年,已為31個項目出具審批服務手冊,其中8個已辦理施工許可證,申報材料準備時間節約1個月左右,項目開工時間平均提前1個半月左右。
五、晉城市住建局:落實“五訪”措施,推動供熱服務提級
采取“五訪”措施,做好熱用戶回訪工作。一是基層站所入戶訪。采暖期間,各生產單位利用基層站所點多面廣的便利條件,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了入戶回訪工作,共入戶回訪16514戶,滿意率99%。針對不滿意的用戶安排專人現場處置,最終做到讓用戶滿意。二是極寒天氣專項訪。2023年12月23日,組成5個回訪調查組,對全市37個老舊小區內的529戶“問題用戶”進行了上門回訪調查,并現場拿出解決方案、采取相應措施,確保了在低溫極寒天氣時市民正常用暖。三是熱線工單件件訪。整個采暖期內,客服熱線共接收處理用戶來電34773條,問題涉及咨詢熱費繳納、新用戶入網問題以及溫度不達標、沒暖氣、漏水等方面事宜,客服人員及時給予解答;涉及報修的,全部以工單形式第一時間落實處理,并由專人進行電話回訪。四是線上輿情跟蹤訪。供暖期間,省政務服務與投訴平臺和網絡輿情共有28條負面影響事件、12345市長熱線有1306條問題涉及供熱情況,針對這些問題,第一時間主動與用戶進行溝通處理,并由用戶服務中心進行跟蹤回訪。五是延伸服務監督訪。結合用戶供熱需求,全年共開展閥門更換、管道維修等供熱延伸服務7次,同時由用戶服務中心對7次延伸服務進行了電話監督回訪。
六、晉城市公積金中心:積極落實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試點政策
堅持普惠擴面、公平公正、創新靈活落實住房公積金試點政策,助力優化營商環境。一是率先提出“四個原則”,為試點工作把關定向。即:堅持普惠擴面原則,讓靈活就業人員共享公積金制度改革發展成果;堅持互助互惠原則,實現公積金住房保障目標;堅持公平公正原則,保證制度實施的公平性;堅持風險可控原則,確保公積金制度可持續發展。二是創新實施“四個靈活”,突出繳存群體特色。即:進出靈活,實行自愿參繳、協議管理;繳存靈活,繳存額自主確定,繳存方式自由選擇;轉換靈活,靈活就業繳存人員賬戶與單位繳存職工賬戶靈活轉換、互認互通;提取靈活,不受用途、頻率、額度等限制,可隨時提取。三是綜合推出“六項舉措”,強化試點政策吸引力。即:實行貸款同權機制,健全完善以貢獻度核定貸款額度的全新機制,讓靈活就業繳存人員與單位繳存職工貸款同權;實行貼息政策,由公積金中心對連續繳存滿2年的靈活就業人員按照0.5%的年利率給予利息補貼;實行人才補貼,由市財政對離校兩年內自愿繳存的大中專畢業生,按照100元/月的標準給予為期3年的繳存補貼;實行住房政策支持,由住建部門為靈活就業繳存人員提供租房和保障性住房政策優惠;實行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為靈活就業繳存人員提供針對性金融增值服務;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靈活就業人員繳存的公積金可依法在應納個人所得稅中扣除。
七、臨汾市城市管理局:打造“5421”新模式,助力供水供氣服務再提升
對標先進,靠前服務,創新推出“5421”服務新模式,不斷提升市場主體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一是“五零服務”(零資料、零上門、零審批、零收費、零距離)。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大數據平臺獲取項目信息,無需客戶提報資料,通過提前介入,主動上門提供現場查勘、施工方案制定及設計出圖工作,無任何審批環節。對于已交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新建項目,實行用水用氣紅線外接入零成本服務政策。從提前介入變主動服務,從等你來變我幫你,從能辦變好辦、快辦,實現心與心的“零距離”。二是“四化服務”(多元化、便捷化、一體化、透明化)。設立政務窗口、掌上營業廳、網點辦理等多元化服務渠道,簡化報裝手續,壓縮辦結時限,讓客戶少跑腿,少等待,從而提升用戶獲得感。通過新媒體平臺、營業網點等渠道公示水質、水價、氣價、搶修和業務辦理流程等相關信息,從而實現“明白水、放心氣”的目標。三是“兩快服務”(受理時間快、響應速度快)。組建強前端、大后臺服務團隊,在接收到用戶的報裝申請后,第一時間受理,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減少客戶等待時間。四是“一滿意 ”(用戶回訪滿意)。及時回訪用戶群體,使用戶群體的需求得到及時、準確的回應與解答,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八、臨汾市審批局:踐行“四全工作法”,刷新項目建設新速度
以“三個一批”項目為重點,深入貫徹落實抓項目“四全工作法”,全面提速項目開工、投產、達效。一是全周期發力,推動項目各環節精準咬合。建立全鏈條貫通推進機制,重點圍繞項目推進的每個階段,建立洽談、簽約、開工、投產、升規五個項目庫,推動重點項目各階段、各環節精準咬合、梯次推進。同時推行“一線工作法”,成立項目服務專班,每周赴項目現場召開調度推進會,確保情況在一線掌握、辦法在一線研定、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落實。二是全要素保障,讓項目落地“全程無憂”。提前謀劃,預判和儲備項目落地、企業發展所需的各類保障要素;精準破題,面對項目需取得國家和省文物部門批復并完成文物勘探發掘后方可建設的實際情況,積極與國家、省、市各級文物部門對接,提前完成了3500余畝文物勘探,并在全省率先實施了“標準地”文物發掘考古前置;多點延伸,在了解到園區電力無法滿足國強項目負荷的情況后,立即為企業投資建設了35KV供電專線,并定期開設企業專場招聘會,建設了1400余套人才公寓和園區食堂,為企業輸送各類人才。三是全流程提速,做到手續推著項目跑。政企緊密聯動,在項目推進中,與項目團隊緊密合作、高效對接,制定項目審批、建設的工期表和作戰圖,形成了搶時間、搶工期、搶進度的工作合力。同時全面壓縮流程,對標全國最短審批時限,將審批時限壓縮80%。四是全方位推動,實現項目建設質效并舉。市、縣、開發區上下聯動,形成了三級協同推動的項目推進機制。市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文物、水利、應急和開發區規劃建設部等部門左右聯動深化服務,全力保障項目建設。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