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化區司法局以構建統一高效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體系為主線,不斷健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機制,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經濟開發區涉企行政執法行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
通過加強“一個統籌”,建立柔性執法“三張清單”,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四項制度”,不斷優化利企便企“三項機制”,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營造良好法治化營商環境,實現了執法質量和企業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助力從化高質量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區。
強化涉企行政執法“一個統籌”
推行“一三一”舉措。從化制定“一個方案”(即經濟開發區涉企行政執法工作方案)、建立“三項機制”(涉企行政執法會商機制、執法信息共享機制和開發區領導包片協調機制)、出臺“一個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檢查工作的意見),搭建涉企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
創新“站點員”模式。從化設立全省首個設在經濟開發區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站,選取18家企業設立行政執法監督基層聯系點,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律師等選聘30人組建區行政執法監督員隊伍,及時監督發現行政執法不規范問題。
凝聚“政企民”合力。從化還定期組織召開涉企行政執法工作會議,開展“執法監督進企業”、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和涉企亂罰款問題專項整治等行動,凝聚政府、企業、社會各界力量,推動解決涉企行政執法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
建立健全柔性執法“三張清單”
建立涉企行政執法檢查白名單,將近三年無重大行政處罰、無不良信用記錄、無重大安全隱患、無抽檢不合格、企業信用高的企業納入白名單,各行政執法單位對白名單企業日常監管實行“無事不擾”。
建立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從化將多次被投訴、上級掛牌督辦、三年內曾發生亡人事故、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多次抽檢不合格等的企業納入重點監管名單,對這類企業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實現管住重點、放開一般。
建立“免責免罰”事項清單。從化全面梳理各行政執法單位“免責免罰”清單,對清單事項實行“現場整改完畢不予處罰、輕微違法不罰、首次違法免罰”。
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四項制度”
推行“聯合執法”制度。從化實施由屬地鎮街牽頭統籌,結合各行政執法單位每月行政執法檢查計劃,主動聯合區行政執法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切實做到“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應聯盡聯”。
推行“企業寧靜周”制度。根據有關規定,除特殊情形外,任何單位不得在每月1-7日對企業開展執法檢查。
推行“非現場監管”制度。從化積極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方式,能通過遠程監管等技術手段達到行政檢查要求的,原則上不再進行現場檢查。
推行“執法觀察期”制度。根據制定《從化區實施行政執法“觀察期”制度工作指引(試行)》,對符合國家、省和市政策導向、有發展前景的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給予合理的執法“觀察期”,“觀察期”內優先采取教育提醒、勸導示范、警示告誡、行政提示、行政指導、行政約談等柔性執法方式。
優化利企便企“三項機制”
健全會診指導服務機制。從化對重點監管企業按照“一企一檔”原則,逐企出具問題隱患清單,建立工作臺賬、事故隱患和整改責任清單,實行“會診”服務。
健全企業合規建設機制。從化各行政執法單位圍繞本區重點產業發展,聚焦高頻行政檢查事項、行政處罰事項,出臺企業生產經營合規指引,引導企業依法合規經營。
健全執法監管服務機制。從化堅持“誰主管誰服務”原則,強化行政執法單位服務意識,主動指導企業建立完善的內控和風險防范工作機制。
從化通過上述“1343”工作舉措,將多個部門涉及企業的多項檢查事項集中進行一次檢查,不僅提高了行政執法效率,還避免了以往各部門各自為政、多頭執法、重復檢查的問題,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干擾。同時,推行涉企執法分級分類管理和“企業寧靜周”等制度后,企業接受檢查的頻次明顯下降。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