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年高速發展,南海之濱上演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深圳奇跡”。實現歷史性跨越最重要的密碼,一個是創新,另一個是法治。

  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決策。站上新時代的更高起點,深圳法治建設的腳步愈發鏗鏘有力,以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為動力,持續擦亮法治先行示范金招牌。

  力拔頭籌 領跑法治政府建設

  回顧深圳40余年的發展歷程,法治政府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徑清晰可見。深圳以一流法治政府建設引領一流營商環境建設,讓企業、個人收獲更多法治獲得感。

  2020年8月,深圳榮膺全國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稱號。在歷次法治廣東建設考評中,深圳均獲評優秀等次,4次全省排名第一,實現了2020年、2021年、2022年三連冠。在2023年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組織開展的中國法治政府評估中位居全國第二。深圳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破產制度突破創新等多項法治政府建設領域改革舉措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向全國推廣。

  今年,深圳再次打響了一場刀刃向內的改革。

  8月,光明區一家科技企業感受到了深圳行政執法刮起的“新風”。街道把所有的執法部門統籌在一天到企業做了一次檢查,在進入車間之前,執法人員先掃“行政執法監督碼”進行登記,隨后企業的后臺就可以清晰了解本次執法的執法人員、檢查內容等具體信息。

  行政執法監督碼是8月份深圳推出的強化涉企執法監督的創新實踐,為全省首個。執法監督碼分企業端、行政執法端、執法監督端,三者之間雙向互通,組成“行政執法監督碼系統”。深圳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系統限制重復檢查、多頭檢查等擾企行為,劍指不規范執法、選擇性執法?!?/p>

  另一項自我糾錯制度的監督力度也在逐年增強。2021年7月,深圳行政復議體制迎來大改革——統一行使行政復議職責。2023年8月,深圳市首份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白皮書發布,通過典型案例、復議建議書等,引導行政機關自我糾錯。2024年1月-8月,全市行政復議案件的直接糾錯率達2.51%。

  開創新局 涉外法治建設跑出加速度

  地處粵南、毗鄰港澳、面向全球,深圳是一座外向型經濟城市,“走出去”的企業數量多、規模大。

  越來越頻繁的涉外民商事活動讓涉外法治建設成為剛需,迫切需要通過加快推進涉外法治建設,全力護航特區改革開放新征程。

  今年,深圳涉外法治建設有了專門機構,迎來重要新起點。2月,市委依法治市辦牽頭,成立多部門共同參與的涉外法治專班,綜合協調全市涉外法治工作。7月,深圳市司法局設立“涉外法治工作處”,新動作頻頻,加快補齊涉外法治工作短板。

  全市涉外法律服務中心、深圳RECP服務中心、深圳市涉外法治服務團、深圳市涉外法治人才庫、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庫和新銳人才庫……眾多平臺相繼搭建,不斷夯實涉外法治人才的根基。

  同時,深圳不斷深化涉外法治領域開放,打造更多國際化法律服務機構,一流涉外法治人才正加速向深圳匯聚,帶動法律服務的國際化、全球化。

  7月,廣東省第一家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在深圳落地,深圳成為全國第二個擁有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的地區。聯營雙方共同為客戶提供國際與中國法律的無縫對接服務,實現一站式法律咨詢與解決方案。

  乘著國家批準港澳律師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試點的春風,推動深港澳律師行業融合發展。截至9月24日,已有285名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在深圳執業,分布在深圳70家律所,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已有15家粵港澳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含分所)。

  8月,國際投資模擬仲裁大賽深圳杯在前海落下帷幕,本項賽事是培養涉外法治人才的重要舉措。深圳國際仲裁院積極引進境外仲裁人才,15名理事中有9名來自海外,境外仲裁員達569名。

  守正創新 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

  深圳是一座因法而生的城市,同時也因法治而興。一直以來,這座年輕的城市牢牢抓住立法質量這個關鍵,用足用好特區立法權,出臺了一批全國首創性、引領性法規,以高質量立法服務高質量發展。

  全國首部區域性投資者保護條例在深圳出臺,《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投資者保護條例》對接國際高標準的投資經貿規則,對前海投資者權益保護體系進行頂層設計。

  全國首個生態環境保護全鏈條立法在深圳誕生?!渡钲诮洕貐^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創新設立了應對氣候變化、生態保護和修復等制度,成為我市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基本法。

  國內數據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立法在深圳推出?!渡钲诮洕貐^數據條例》不僅率先提出了“數據權益”概念,還明確處理個人數據要遵循“最小必要”原則,規定人臉識別數據不可濫用等。

  立法頻飲“頭啖湯”,深圳堅持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既加大創新制度供給,也加強民生領域立法,全力促進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電動自行車管理問題備受關注,今年,深圳正在圍繞社會關心的電動自行車開展立法工作,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管理。

  10月,《深圳經濟特區居民生活用水電燃氣價格管理若干規定》實施一周年,這是全國首部規范水電燃氣價格管理的專項立法,用“小快靈、小切口”的立法形式,破解城中村水電燃氣加價收費問題。

  今年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針對大數據殺熟、預付款“跑路”等消費領域的突出問題,制定規范性制度和措施,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