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寧波市財政局對標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和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新要求,聚焦政策精準落地、規范市場競爭等企業關心的重點問題,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系統開展“營商環境看財政”行動,推動政策制度、增值服務優化供給,打好“政策發力”組合拳,創優“惠企利市”新生態,為全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添勁蓄能。
一、以降本減負為核心,打造更加輕裝前行的發展生態。
一是完善減稅降費剛性落實機制。會同稅務部門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出臺的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和科技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和企業動能。2023年,全市延續和優化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兌現331億元,其中新增減稅降費198億元。
二是健全目錄清單動態管控體系。動態調整“三張目錄”清單,加強收費日常監管,督促執收單位嚴格按照收費公示制度,對已取消、停征、免征以及降低收費標準的項目及時進行變更調整。2023年,繼續實施涉企不動產登記“零收費”,水資源費、水土保持補償費等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按八折征收等優惠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和群眾負擔。
三是推動財金政策聯動縱深發展。迭代“微擔通”政策性金融產品持續升級,通過財政資金前端獎補、后端分險,以財政資金的“點”撬動金融資本的“面”,充分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三農主體和個體工商戶融資的增信分險作用,三年累計服務超7萬家市場主體,幫助獲得超1400億元低息擔保貸款。
四是踐行數字賦能改革試點增效。實施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篩選財政部試點名單,完成數電票驗證,助推會計數智化轉型。深化財政電子票據改革,推動“浙里辦票”應用,完善財政電子票據運行管理機制,寧波市2023年財政電子票據共開具18021萬份,開具資金5134億元。
二、以精準施策為抓手,打造更加親清和諧的政策環境。
一是聚力政策整合優化資金使用。按照產業政策集成、高效、去碎片化管理理念,對“大三農、大智造、大商貿、大文旅”四大產業領域政策進行整合,使政策資金存量結構優化、增量配置更加有效。按照“取消一批、優化一批、整合一批”的思路,2023年延續保留政策190條、優化提升政策135條、整合取消政策65條、新增出臺政策73條,形成新一批398條政策條款。
二是探索政策精算構建分析模型。建立政策供給精準落實工作機制,依托大數據平臺,謀劃政策評價模型和算法模塊應用,通過政策解構全面分析政策條件、操作細則,形成政策標準、補貼信息,打造政策沙箱。對經信、商務、農業、文廣4個部門擬出臺的新政策進行試點分析,對政策內容包含的條件進行細化,對可行性進行研究,進一步提高政策操作性。
三是創優政策兌現強化資金直達。依托“智慧財政”建設,實現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與“甬易辦”平臺無縫對接,按照“應兌盡兌、早兌快兌”原則,分類梳理資金撥付類型,推動各項財政政策資金直達快享,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梆邹k”平臺2023年新上線政策2018條,兌付資金157.7億元,新增惠及企業和個人13.2萬家(人);自2020年平臺上線以來,累計上線政策5350條,兌付資金426.3億元,惠及企業和個人153.2萬家(人)。
三、以政采改革為動力,打造更加公平便捷的服務場景。
一是深化政采領域電子化數字化改革。推進集采機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開評標模式,健全政府采購數字化智慧監管體系,便利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加強對政府采購領域內五個靶點的無感監測,探索電子化簽訂合同,進一步提升政府采購透明度。深化政府采購領域全流程招投標電子化,2023年全市項目數6726個,電子招投標率已實現100%。
二是強化需求管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強采購需求管理,嚴格執行政府采購項目預留中小企業份額和小微企業價格扣除評審優惠等政策,寧波市政府采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178.8億元,占全市合同金額約82%。積極拓寬“政采貸”融資渠道,依托寧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壓力。鼓勵預算單位根據項目特點、供應商誠信情況等免收履約保證金,確需收取的不超過合同金額的1%,并規范提高預付款比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三是規范政府采購探路新機制。開展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評價工作,強化對代理機構監管力度。制訂出臺《寧波市財政局政府采購投訴處理操作規程》,規范受理和處理政府采購投訴行為。制定政府采購行政裁決工作規程,探索行政裁決機制,推動政府采購投訴行為規范受理、閉環處置。
四、以法治財政為引領,打造更加公正透明的法治高地。
一是迭代財政政策公平競爭審查體系。制定實施財政部門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規程及風險指引,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構建公平競爭輔助檢測線上平臺,強化辦公自動化公平競爭審查功能,實現公平競爭線上審查、100%全覆蓋。開展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專項行動,建立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機制,維護公平競爭政策環境。
二是嚴格財政行政規范執法。制定《財政領域綜合行政執法協作配合工作細則》,明確執法工作職責、網絡、機制,確保財政領域60個劃轉事項移交規范、監管有力、執法嚴格。完善“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財政領域適用模式,加強行政執法監管、“浙政釘 · 掌上執法”等執法平臺應用,賦能財政高效行政執法。
三是突出重點領域財會監督。整體構建財政、部門、單位、中介、行業“五位一體”的財會監督履責體系,完善縱橫貫通的財會監督工作機制,加大重點領域財會監督力度,充分發揮財會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基礎性、支持性作用。加大對財務舞弊和會計造假行為打擊力度,推進會計信息質量監督和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行業監督檢查,有效維護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