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廳遴選了住建領域在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升市政公用服務、規范行政執法、創新服務模式、完善平臺建設等方面共17個典型案例,本期分享規范行政執法、創新服務模式、完善平臺建設等方面的9個典型案例。

  一、大同市城管局

  從用戶角度打造極致用氣服務

  優化用氣報裝渠道,實現用戶報裝“零跑腿”。引入市場客戶一對一服務和限時辦結制度,由專人全程跟進用戶報裝至竣工通氣,同時開展主動上門服務。一是推行“容缺受理”,實行“零資料”。用戶只需填寫報裝申請單,對未提供資料的用戶容缺受理,限時補齊。二是提供一站式服務,杜絕“重跑路”。結合燃氣專業性和特殊要求性,燃氣公司為用戶提供用氣報裝一站式服務,包括用氣方案涉及委托、施工委托和幫辦代辦燃氣外線行政審批時限,免去企業跑腿環節。三是加大外線管網投入,實現門前接氣。通過增設燃氣管道和設施,擴大服務范圍,提高用戶用氣滿足度。燃氣公司提前進行市政燃氣管網接氣預留口至用戶紅線邊界的支管設計與建設,簡化審批程序,提供便捷服務。四是回訪跟進,形成服務閉環。開展用戶用氣報裝業務辦結回訪跟進,對整體報裝流程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建立用戶反饋問題臺賬和整改清單,形成完整的服務閉環。

  二、忻州市審批局

  單位工程竣工聯合驗收助力保交樓

  為解決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事項多、流程長、內容復雜、交付難等難點堵點問題,實現早交付、早投產、早達效,忻州市全面試點單位工程竣工聯合驗收。一是分期單位驗收。對辦理了同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但涉及多個單位工程,符合項目整體質量安全要求,能單獨投入使用,在確?!肮δ芡暾?、分割合理、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申請單位工程竣工聯合驗收。二是一站式辦理。項目單位通過系統或綜合窗口,統一提交一套申報材料,提出申請。業務采取“前臺綜合受理、部門分類驗收、窗口統一出件”方式,實行“一站式”辦理,實現“一次申請、一窗受理、一套材料、聯合勘驗、信息共享、并行推進、限時辦結”。三是驗備合一。實行聯合驗收的項目,簡化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可在通過聯合驗收后現場出具聯合驗收意見書,并同步完成竣工驗收備案辦理,建設單位無需再單獨辦理竣工驗收備案。單位工程竣工聯合驗收試點以來,忻州市已為3個項目、48萬平方米建筑辦理竣工聯合驗收。

  三、晉中市公積金中心

  堅持利民利企導向,推進跨區域貸款合作

  順應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需要,推進跨區域貸款合作,讓異地借款人和房地產企業真正感受便捷高效。一是推進信息協同。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征信報告等個人事項核查,統一由貸款使用地住房公積金中心統一負責,并及時將信息傳遞到放款地住房公積金中心,確保信息真實精準。二是推進政策協同。放款地住房公積金中心統一和項目合作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簽訂《住房公積金貸款合作協議》《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協議》;借款人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統一執行放款地政策規定,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政策執行使用地政策規定;辦理不動產預抵押登記和不動產他項權抵押登記,住房公積金使用地公積金中心全力協同配合。三是推進管理協同。在合作項目房地產企業階段性保證委托擔保期間,借款人發生逾期3期以上的(含3期),由使用地住房公積金中心下達《逾期貸款催收通知書》;借款人逾期6期以上的(含6期),啟動房地產開發企業代償住房公積金逾期貸款劃扣程序,并及時將劃扣資金劃轉到住房公積金發放地指定銀行賬戶。委托期結束后,由貸款發放地和使用地雙方共同承擔逾期貸款清收工作。同時,貸款使用地公積金中心還積極開通異地貸款月沖還貸和提取還貸業務,保證貸款資金的安全。

  四、陽泉市城管局

  深化柔性執法,推進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積極推進柔性執法管理,進一步將依法規范管理和優化營商環境有效結合。一是規范執法行為,嚴格按照權責清單履職盡責,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嚴格執行《山西省規范行政執法裁量權辦法》《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和《陽泉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行政處罰案件辦理程序規定》等規定,全面系統規范行政執法裁量權。二是嚴格執行“721”工作法,注重宣傳引導,最大限度減少對行政相對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實現依法規范管理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結合;強化執法監督檢查,讓行政執法更規范更陽光更透明,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三是落實“律師駐隊”工作制度,優化法律服務便民措施,有力維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為行政決策和執法行為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與保障。2023年8月,某房地產公司建設開發的某項目未辦理工程款支付擔保,違反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執法人員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整改。鑒于建設單位積極改正違法行為,且未造成危害后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規定,決定對該案當事人不予行政處罰。

  五、長治市住建局

  推行“三個一”入園入企,提供高質量供水服務

  長治市始終秉承主動出擊、靠前服務的工作理念,持續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力度,通過實行“三個一”入企模式,為客戶提供高質量供水服務。一是一年一謀劃。市住建局會同市供水集團公司,每年一季度與經濟開發區開展供用水服務專項座談會,全面總結上年度供用水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和短板,謀劃當年供用水計劃。統籌考慮園區發展計劃,研判園區用水需求,科學制定年度供用水方案,深化優化管網布局,明確細化年度建設項目。二是一人一項目。為園區的企業客戶提供“管家式”服務,與經濟開發區建立一對一聯動機制。經濟開發區實時推送新落地企業信息,市供水集團公司指派管家提供服務。管家組織專班主動上門對接,詳細了解企業用水需求,按照“一企一案”的要求量身定制供水服務方案,并提供全代辦服務,統籌解決設計、審批、施工等環節的所有問題。工程完成后聯合企業客戶進行驗收,并告知用水注意事項,完成供水接入服務。2023年市供水集團公司為經濟開發區高端電器產業園、經濟暨大數據智慧產業園、精密制造產業園提供了管家服務,得到企業客戶的高度認可。三是一月一體檢。建立月體檢服務制度,臺賬化服務客戶。制定清單式、標準化的供用水體檢項目,每月組織區域營業所開展入企體檢服務,了解、掌握客戶在用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征求客戶對供水服務的意見和建議,為客戶提供“1510”解決方案,即1日內制定整改方案,5日內解決短期問題,1月內解決全部問題,當月問題當月清零,真正解決企業客戶的用水后 顧之憂。

  六、晉城市住建局

  創建“水氣暖綜合服務廳”,打造百姓、便民服務新模式

  充分利用基層服務站所的地理便利,結合用戶多樣化需求,探索出了以“便捷、高效、規范、廉潔”為宗旨的民生服務新模式。一是優化整合“水氣暖”一體民生業務,實現了水、氣、熱的報裝、繳費、過戶、報停、咨詢、維修及其他個性化服務等多項業務的統一辦理。二是優化“即轉代”三類辦理模式,依據不同業務的類別性質、辦理時限、工作流程、實施部門,分別按“即時辦理”、“代為辦理”、“轉交辦理”三種方式進行業務操作。三是建立“評說訴”多級監督體系,按照客戶評價、客戶留言、客戶投訴三類情形,分別實施自我實時監督、屬地重點監督、集團機動監督的三級監督體系。四是實施“不打烊”全年無假日服務,在周末、節假日廳內正常辦理,方便了“上班族”、“打工族”及其他不便人群能“隨時辦”?!八畾馀C合服務廳”運行以來,單月辦件量達3000余件,辦理業務類別覆蓋率達100%,服務滿意度達100%,讓用戶真正體驗到了“走出家門即可辦事”、“進一扇門辦所有事”的便利。

  七、晉城市審批局

  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網通辦”

  以啟用一體化投資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為支撐,率先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網通辦”。一是提前主動對接。晉城市主動申報系統測試試點,市縣兩級在一周內完成事項梳理、人員表單配置、業務培訓等前期準備工作,實現全流程掛接事項62個。對所有掛接事項形成了辦事指南、完善了在線表單、精簡了32份申請材料,項目單位通過系統直觀了解申報流程和相關材料準備,有效節約了時間成本。二是積極完善平臺建設。進一步優化完善系統配置,梳理補充事項9項,并積極提出優化建議。目前已基本解決了項目單位多次注冊、多頭申報、多次提交的情況,實現了環節優化、時限可控。三是督促開展線上辦理。通過定期調度、通報等形式,督促有關部門全面落實線上辦理,及時調取數據、發現問題,動態督導并聯審批等重點指標。四是“線上+線下”聯動集成。設立了投資項目綜合受理窗口、聯合驗收窗口和市政聯合報裝窗口,落實專人指導線上申報,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站式”全流程服務。

  八、臨汾市審批局

  “四辦服務”出實招,手續辦理再發力

  深化拓展“領辦、代辦、專辦、一網通辦”服務品牌,全面推行“345項目審批全周期服務模式”。一是優化審批流程,手續辦理“有速度”。以“所有審批事項向全國最短時限看齊”為抓手,堅持目標導向,精準發力,通過“獨任制審批”“秒批秒辦”“遠程視頻勘驗”“先證后核”等方式,推動182個常辦審批事項中的124個常辦審批事項達到全國最短時限審批,壓減比例達到68%,為項目手續辦理奠定堅實基礎。二是主動靠前服務,服務保障“有溫度”。強化服務意識,主動對接項目單位,圍繞“一項目一團隊一方案一清單一報告”五個重要環節,向項目單位實行精準到位的一次性告知。針對爭取上級資金項目,按照“保姆式”服務標準,專人負責全程跟進?!岸拘袆印币詠?,為全市擬建庫408個項目1174余件審批事項提供“7×24”延時審批服務、預約審批服務。三是靶向精準發力,審批制度改革“有力度”。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原則,著力打造規范、陽光、高效的行政審批體系,重點發力無差別受理“綜合窗口”改革,優化完善咨詢引導、幫辦代辦、智能受理、綜合受理、即辦審批、統一出件等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效率和水平。

  九、運城市住建局

  持續營造公平有序、誠信守法的建筑市場環境

  不斷強化建筑市場主體信用監管,推動全市住建領域信用體系建設。一是健全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機制。形成“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通過信用信息平臺查詢監管對象信用信息,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綜合研判信用狀況的基礎上,以信用評價結果、信用等級高低為依據,結合實際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同時結合全市“雙隨機、一公開”建筑市場執法檢查,對誠信守法類信用主體,實行“非請勿擾”誠信管理制度,原則上不列入抽查范圍;對其他失信類信用主體,按照不同失信程度,分層分級進行重點監管。二是不斷加強信用信息服務市場主體能力。依法依規拓展信用信息應用路徑,建立健全信用承諾制度,在符合條件的建筑市場監管事項中推廣信用承諾制度,提升服務水平。分類梳理各方主體主要責任,采取“一項目、一承諾”的方式,制定《運城市房屋和市政工程標后評估實施辦法(暫行)》,壓實主體責任落實,提升誠實守信意識,不斷規范全市招投標市場各方主體行為。三是深入推進信用聯合獎懲。對失信被執行人在工程建設、評先樹優等方面實施限制,同時對列入紅名單的企業,在市場準入評先樹優等方面實行聯合激勵。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