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省部級干部進修班(第82期)全面依法治國研究專題學員舉辦學員論壇。學員們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營商環境法治化這一主題進行了研討交流。
有學員代表認為,營商環境法治化,要立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法治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近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優化營商環境立良法促發展保善治,統籌推進涉及營商環境的立法修法工作,建立健全營商環境法治化的制度機制。目前,正在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制定這部法律,就是要明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總體要求,營造有利于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
有學員代表提出,稅收營商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法治化稅收營商環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要表現在:一是健全稅法規范體系,二是推進嚴格規范執法,三是支持保障稅收司法,四是宣傳引導稅法遵從。同時也應看到,我國的稅收法治化在稅法完備程度、執法質量水平、稅收司法保障、稅收協同共治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有學員代表認為,要順應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發展的趨勢,加快自動駕駛立法工作。交通運輸部和多部門共同推動支持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在有條件的地方和特定區域、優勢地區開展大規模、綜合性應用試點,創建國家車聯網先導區,相繼出臺30余項標準規范。應進一步深化對交通新業態發展的規律性認識,尋找技術進步與行業發展的平衡點,強化前瞻性政策與規劃引領,著力解決突出現實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行業均衡規范健康發展。
有學員代表提出,營商環境是重要的軟實力,也是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司法機關通過提供立法修法建議、出臺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優化營商環境組織體系等,為營商環境的優化作出了貢獻。從地方來看,江蘇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優化公正透明的投資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充滿活力的創新環境和誠實守信的交易環境。
學員們認為,繼續推進營商環境法治化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有關決策部署。二是不斷完善與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密切相關的法律制度。三是加強和規范執法,做好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規范行政權力等工作。四是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