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聚焦中小企業難點堵點,在政府采購政策方面重點發力,加強政策精準保障和融通精準對接,強化創新精準支持和服務精準供給,為參與自治區政府采購活動的中小企業發展“賦能加碼”。
寧夏率先在全國出臺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以預算份額預留、價格評審優惠、同等優先采購、信息公開透明為抓手,積極發揮多部門協同效應,結合區情實際,聯合發改、住建、工信、水利等8部門出臺《關于落實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有關措施的通知》,進一步將預算預留比例從30%提高至40%,價格評審優惠比例從8%至10%提高至10%至20%。隨著該措施的施行,自治區財政將政府采購工程納入支持范圍,鼓勵縮短合同簽訂期限、提高首付款支付比例,從政策制度層面給予中小企業更大市場空間。
有關數據顯示,一系列政策落地以來,自治區政府采購中小企業合同占比均超過80%,并呈現逐年上升態勢。自治區財政同時優化完善政府采購管理系統,將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政策細化為10個節點,創新“自選動作”,在采購意向環節增設面向中小企業預留份額公開,并在采購計劃環節增設不適宜情形論證、決策證明等類別,打造從采購預算、采購意向、采購計劃到采購執行、采購合同的中小企業政策執行信息化管理鏈條。
登錄中國政府采購網寧夏地方分網,記者可以看到,不論是區本級公告還是市縣公告,在采購意向、采購需求、招標公告或者中標公告等板塊的項目,很多都是面向中小企業預留項目?!斑@幾年我們依托‘中國政府采購網寧夏地方分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及‘寧夏168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最大限度擴展政府采購公告信息知曉范圍,免費向市場主體提供采購文件在線預覽和下載服務?!弊灾螀^財政廳負責政府采購管理的工作人員介紹,自治區財政嚴格落實采購意向公開制度,提前30天以上公開采購項目、采購標的、采購預算,保障中小企業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權利。創新的還有采購需求公示機制,在項目采購公告發布前,采購項目資格條件、商務條件、技術條件、評審因素等信息會全面公開,方便中小企業對適宜項目對標參與,減少投標的盲目性和不可預見性。
自治區財政還在“降成本”基礎上延伸“易融資”,積極為金融機構和市場主體“牽線搭橋”,推出政府采購合同信用融資、保證金保函等融資工具,通過建立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提供優惠利率、暢通信息共享,為中小企業輸送融資血液。今年以來,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合同信用融資達到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0%,先后提供各類保證金保函10億元,打通了中小企業信用數據壁壘與金融資源精準對接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發現,如今政府采購項目的獲取方式已經實現“無紙化”。近幾年,寧夏積極探索規范電子交易系統建設應用標準,加大政府采購電子交易供給,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場所投標保證金自動退還機制,降低企業參與成本,最大限度做到“網上全公開、網下無交易”。寧夏還率先在全國實現政府采購“承諾信用制”的參與“零門檻”,以資格承諾函形式替代傳統紙質財務報表、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證明等,從源頭上減少中小企業“投一個標,跑幾個部門”的成本耗費。
此外,寧夏通過建立規范的政府采購各類方式標準文本,形成了全區一套體系、一套模板,從源頭上加強防范采購主體利用采購文件設置隱形門檻、限制中小企業參與競爭的現象。同時,通過開展專項清理行動,將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政策執行情況納入重點監督檢查內容,并全面清理整頓政府采購活動中的涉企收費。僅今年,全區對涉及設置不合理或排他性需求的違法違規行為,共處理處罰采購人和代理機構27個,形成有效的法律震懾。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