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石嘴山市以經營主體滿意度為導向,從打造公平競爭環境、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優化資源配置、營造法治環境等方面主動發力、積極作為,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提優,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石嘴山市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行“1+N”聯辦服務、便利準營事項辦理等企業開辦注銷領域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實施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豁免清單管理,符合規定情形的16類項目不再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手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專利轉移轉化成果入選自治區十大典型案例。開展政府采購四類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清理各類經營主體參與政府采購相關壁壘;打造零跑腿、零距離、零見面、零等候“四零”服務模式,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區內遠程異地評標和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區域合作,全市政府采購和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電子化率分別達到100%和96.72%。
石嘴山市多點發力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同時全面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1417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受理”,316項行政許可、143項行政備案、561項高頻事項列入清單管理,平均壓減辦理時限65%、壓減申請材料66%、壓減辦理環節75%。全市累計辦理“一件事”4.37萬余件、化解“辦證難”問題2.5萬余戶;建立市政府領導同志政務服務工作基層聯系點制度,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等活動,解決政務服務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痛點、堵點;率先在自治區推出住房公積金“退休提取免申即辦”模式,提高退休職工辦事便利度;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爭取落地實施遠程視頻勘驗評審、智能申報智能審批等6項改革試點,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質增效;開展市轄區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盤活利用專項行動,處置批而未供土地1149.15畝、閑置土地3507.48 畝,助力重大項目建設;強化“府院聯動”,推動解決歷史遺留城鎮住宅“辦證難”問題,化解49個項目25041套房屋首次登記,化解率達100%;實施“創業石嘴山”行動,強化人力資源支撐和保障。持續深化“銀稅互動”,強化金融產品供給,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行水電氣暖網聯合報裝“一件事”,提升市政報裝便利度,連接服務滿意率達98%以上;聚焦重大生產力優化布局和重大項目建設,實施石嘴山高新區污水集中處理、石嘴山經開區西電路改線、平羅縣崇崗煤炭集中區雨污水綜合治理等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園區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同時,石嘴山市深化府院聯動,印發“府院聯動”“府檢聯動”重點工作任務清單,67條舉措護航法治營商環境;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惠農區成立“塞上楓橋”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從源頭上預防和降低涉企訴訟增量;成立人民調解互動聯盟,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單位聯合調解化解,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建立“法院+工會+人社+司法”勞動關系維權調處中心,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更多止紛渠道;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實施綜合監管事項118項,制定隨機抽查計劃166項,“雙隨機”監管覆蓋面不斷提升;推行“12345”企業服務專線涉企咨詢投訴轉辦閉環管理模式,解決企業在設立、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回應企業訴求,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