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執法與服務相統一、守底線和促發展相結合,深入推行服務型執法,推行“721”工作法,即七分服務+兩分監管+一分執法,有效構建“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后回訪”的執法模式,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近日,“721”工作機制被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做為2024年第二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在寧夏全區進行復制推廣并學習借鑒。

  主動跟進服務,傳遞執法“溫度”。主動公開相關執法依據和政策法規等服務類信息,關鍵時間節點發布風險提示和告誡書,維護關鍵節點市場穩定;年報期間發送提示短信10萬余條,指導企業按期開展年報工作;向被列入異常名錄及標記為異常狀態的11490家經營主體推送信用修復提示短信,鼓勵企業主動糾正違法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對815家經營主體進行了信用修復,幫助企業改善形象、重塑良好信用;針對新開辦企業主動安排專人進駐企業,進行現場指導整改,幫助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預防能力,收到“熱情服務 心系企業”的錦旗2面;聚焦知識產權保護、質押融資等內容,專題輔導企業管理人員150余人次,引導經營主體拓寬融資思路,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貸款4200萬元,有效破解市場主體融資缺少抵押物的難題。

  推行柔性執法,優化執法“尺度”。首先,日常監管常態化,基層監管所適時開展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的市場巡查,對1000余戶市場主體輕微違規行為予以提醒告誡。其次,監督檢查規范化,將“雙隨機、一公開”作為市場監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針對同一檢查對象的多個檢查事項或同一事項的多個檢查單位,納入跨部門聯合檢查范圍,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積極推進信用風險分級監管,針對不同風險等級、信用水平的企業采取差異化分類監管措施,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檢查比例、頻次。再次,實行審慎監管,全面落實從輕、減輕、免予行政處罰“三張清單”,特別對“四新經濟”給予更多包容、預留足夠空間。今年以來辦理的案件中,“不予處罰”21件、“從輕處罰”115件、“減輕處罰”48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602份,約談經營主體73次2033人,同比包容審慎監管力度大幅提升。

  聚焦重點領域,釋放執法“力度”。首先,持續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排查各類生產經營主體1368家,查找整改問題398項,安排食品安全監督抽檢3304批次,藥品抽檢231批次。其次,開展“秋風行動2024”專項執法行動,與公安局合作開展三縣區交叉檢查,檢查經營主體149家,發現案源線索86條,典型或重大違法線索10條。再次,開展教育回訪,實地回訪被處罰市場主體15家,了解經營狀況,進行政策宣講,同時征求市場主體對監管人員在執行公務中作風紀律、廉潔自律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滿意度達95%。截至目前,共辦理各類行政處罰案件1478件,罰沒款593.13萬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