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縣域經濟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我省推動城鄉融合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會議精神,按照 《關于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每年推出一批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特色典型案例”要求,省委財經辦、省發展改革委聯合開展2024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特色典型案例選樹工作,從全省各地征集一批典型做法。

  日前,省委財經辦、省發展改革委公布2024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特色典型案例,濟南市萊蕪區、膠州市、高青縣、棗莊市嶧城區、廣饒縣、煙臺市福山區、鄒城市、肥城市、榮成市、菏澤市定陶區10個縣 (市、區)的典型做法入圍。

  濟南市萊蕪區

  發揮“土特產”優勢。流轉農村閑散土地,創建規?;?、機械化、信息化管理的智慧農業示范區,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精深加工水平,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鏈,讓農民分享更多收益。

  創新園區運行機制。成立“紅色領航·姜蒜飄香”黨建聯盟,建立“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構建企農雙贏共同體。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健全園區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建立“人才團隊—基地平臺—科研項目—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創業孵化”一體化協同推進的發展模式。

  完善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園區水、電、路等設施,打造縱貫南北、連接東西的產業走廊。

  膠州市

  堅持一體化運轉。優化組織架構,布局“五大新城”“一鎮一業”,從政務、政策、產業三個維度全面深化體制機制創新。

  堅持平臺化發力。用好青島國際樞紐港、魯港科技合作創新中心、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等上合工具箱,持續抓聯通、抓聯動、抓示范,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鏈接資源。

  堅持數字化賦能。聚焦產業發展、經貿合作、基層治理三大領域深化數字化改革,通過大數據分析,找準痛點堵點,以精準務實的舉措明確發力方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效能。

  高青縣

  堅持集群成鏈。投資建設高青黑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核心保種場,構建完整的育種平臺體系,堅持園區化養殖、規?;l展,引進培育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銷售餐飲企業,突出全鏈發展。

  堅持數字賦能。通過研發投用數字平臺,建設優質畜產品直采生產基地,推進商業綜合體項目建設等,實現品質管控可追溯、產品全國可直供、線上線下可銷售。

  堅持產農聯動。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引領作用,推廣“龍頭企業+養殖園區+合作社+農戶”養殖模式,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三方利益聯結機制,突出特色產業強村富民作用。

  棗莊市嶧城區

  “種”:依托棗莊石榴研究院與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建成石榴良種、新品種試驗園,制定石榴種植獎補激勵方案和石榴保護價收購措施,全力推進適宜地塊“應植盡植”、優良品種“應推盡推”。

  “加”:引育龍頭項目強鏈、引進領軍人才補鏈、引入先進技術延鏈,把石榴資源“吃干榨凈”。

  “賞”:打好特色旅游牌、非遺傳承牌、節會經濟牌,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壯大產業增長極。

  “銷”:完善路網體系,高標準規劃建設石榴綜合交易中心,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廣饒縣

  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持續拉伸農業產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

  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加快轉移就業促富、建設共富聯合體帶富、激活農村要素資源增富,拓寬共富增收路徑。

  著力提高基礎設施完備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力促公共服務縣鎮村一體化,不斷夯實共富基礎支撐。廣饒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連續15年高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小于東營市、山東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煙臺市福山區

  突出全鏈條壯大工業產業。持續抓龍頭、強配套、拓鏈條,依托傳統汽車領域43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先后引進以濰柴弗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為龍頭的鏈上項目11個、總投資近800億元,涵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加工制造、測試認證、研發創新等領域,構建起較為完備的產業垂直生態。

  突出科技創新賦能。攜手南航大院士團隊打造國家級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創新平臺,引導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

  突出優化營商環境。認真落實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和骨干企業倍增計劃,用心用情服務企業,全力打造福山營商環境“金名片”。

  鄒城市

  壯大“1+5”主導產業。聚力打造兩個千億產業集群、六個百億板塊,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和機器人等未來產業。

  打造雁陣型強企方陣。實施“百企培育”行動,打通原料采購、生產加工、運輸存儲、市場銷售各環節,形成上下貫通、協作配套的企業集群。深化創新型縣市建設。發揮政府、高校、企業協同創新作用,通過強化與“中字頭”“國字號”大院大所合作,引育高層次人才團隊等,打通科學、技術、產業“回路”。

  搭建一流的服務鏈。通過推出168個“高效辦成一件事”清單,引入社會資本開發“工業地產”,召開政金企對接會等,擦亮“一次辦好·鄒全服務”品牌。

  肥城市

  超前謀劃。發揮鹽穴資源優勢,搶抓機遇,主動出擊,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合作,大力發展鹽穴儲能產業,并編制國內首個鹽穴儲能綜合利用規劃。

  科技引領。與中石油鹽穴儲氣庫研究中心等知名科研機構密切合作,探索建設科研平臺聯合體,開展鹽穴儲能儲氣關鍵性技術攻關,人才工作經費提升至每年2000萬元,規劃建設新型儲能科創中心,吸引產業鏈專家團隊入駐。

  產業協同。把項目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總抓手,要素保障向新型儲能產業傾斜,聚力打造千萬噸級制鹽基地、千兆瓦級鹽穴儲能基地、百億級儲能裝備制造基地。

  榮成市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引入歌爾科技、永成新材料等大項目落地投產,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華能石島灣核電站投入商運,推動“國和一號”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今年試運行,入選全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扎實推進精致城市建設,推動現代農業數字化轉型,獲評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全面實施“榮歸故里”計劃。倡樹“城市合伙人”理念,高標準推進公共服務提升、營商環境優化等工作,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

  菏澤市定陶區

  機制方面,創新預評及退出制度,對長期運營不良項目及時退出,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要素方面,集聚優勢資源建成兩大工業園區,分類建設6個“園中園”,提供一攬子要素保障。

  鏈條方面,圍繞現有企業所處產業鏈位置,對缺失環節開展延伸擴充。敢于招引行業領軍企業、頭部企業,并以其為鏈主積極謀鏈、引鏈、建鏈,推動新材料產業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無中生有、快速膨脹。

  服務方面,深化“代辦服務”,建立“六個一”工作推進機制,從項目簽約、手續辦理到建設投產、全面運營,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靠上服務。創新開通“政務外賣”,創造多項“定陶速度”。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