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水平高不高,人民最有發言權,近年來,上海將“好差評”制度應用到政務服務領域,讓企業、群眾評價政務服務效能,推動“好差評”作為“高效辦成一件事”的“金鑰匙”。今年,上海首次組織開展“好差評”以評促優優秀案例評選,在日前召開的政務服務“好差評”以評促優優秀案例評選交流會上,來自市經信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部門的10個案例最終脫穎而出。
從每月280條差評到接近“0差評”
高峰期辦證約不上、辦不了,曾讓一些市民心生不滿。對此,市公安局在高峰辦證時段開設了“普通護照和港澳通行證簽發”學生夜間專場,讓夜間辦證與日常辦證無縫銜接,累計受理1.4萬余證次。整改后,該事項實名差評數從2023年初的最高每月280件,下降至目前每月近0件。市人社局、市規劃資源局也創新服務模式,加強了線上專業人工幫辦,提升服務質量。
通過跨部門系統的互聯互通、業務高效協同,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經信委等部門在業務受理中推動智能預填預審,提高首辦成功率。比如,市市場監管局的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通過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將企業跑動次數由6次減少為1次,辦理時限由6天縮短為1個工作日,自7月1日系統上線以來已累計辦件超18.1萬件,上線至今零差評。
市衛健委、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醫保局等部門則積極推動跨省通辦,讓群眾原本需要跑多次的辦事流程減少至“最多跑1次”甚至“零跑動”。比如,市衛健委優化出生“一件事”,通過跨部門區域協同,信息共享,將辦理時間由100個工作日減少至不超過25個工作日,申請表由8份減少為1份,實現了“全程網辦”。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政務服務都要從企業和公民的感受度出發?!笔形h校教務處處長、數字政府建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趙勇表示,構建和完善“好差評”制度,讓社會監督和行政監督相結合、激勵和約束相結合,也能激發政務服務人員服務企業和公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一網通辦”實名好評率持續超過99%
自2019年建立“好差評”制度以來,上海努力以企業群眾感受度為標尺,持續推進“一網通辦”迭代升級,并針對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問題,著力探索建立“021”幫辦體系等服務模式?!耙痪W通辦”上線6年多來,已累計辦件超5.7億件,實際辦件網辦率從不足20%提升至超過80%,實名“好差評”好評率持續超過99%?!啊貌钤u’制度,讓廣大企業群眾真正成為‘一網通辦’問題的發起者,以評促優的參與者和改革成效的獲得者?!笔姓k公廳副主任張宇祥說。
去年,市政府辦公廳基于對企業群眾評價的大數據分析,選取反映突出的高頻共性難點問題,依托“一網通辦”好差評分析與整改跟蹤系統,建立“評價、反饋、整改、監督”的閉環管理機制,推動通過解決一個訴求帶動破解一類問題、優化一類服務,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高效解決。累計通報周報46期、涉企半月報22期,歸集典型問題42個,涉及210個服務事項,數據跟蹤整改完成率達95.1%。
“要針對企業群眾的差評內容深入分析、即知即改,確保件件有落實,處處有回應?!睆堄钕榻榻B,下一步,上海將更加注重以評促改,優化完善“好差評”長效機制,切實提升問題整改的徹底性、全面性。同時,相關部門還將進一步加強數據賦能,運用人工智能、生成式大語言模型等新技術,挖掘評價數據,找準企業群眾訴求的切入點,并在“好差評”評價數據基礎上,進一步歸集“辦不成事”反映渠道、“12345”熱線,“小紅書”“抖音”等熱門應用中關于政務服務的評價信息,豐富訴求分析語料庫,從而持續提升企業群眾訴求分析精準度。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