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菏澤市2024年全域數字化轉型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菏澤市大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鄭旭,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踏勘評審中心主任奚海濤,牡丹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大數據局局長杜修榮介紹了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菏澤市高度重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緊緊圍繞國家、省關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部署和要求,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提升城市整體品位、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抓手,全力打造數字強市。
抓基礎,筑牢新型智慧城市底座
數字基礎設施體系高質量互聯互通。菏澤市5G基站總量達到10963個。政務云服務承載市縣兩級117個部門265個政務信息系統。綜合視頻會議系統共接入終端1952個。數據資源匯聚融合應用水平不斷提升。數據匯聚方面,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歸集目錄數1.43萬個,數據量由2023年初的1億條增加至125億條;數據共享方面,共享申請1.4萬余次,及時共享率99%;數據開放方面,開放目錄2669個,數據4億余條,開放合格率98%;數據應用方面,全市共打造數據創新應用場景445個,市民政局的“深化‘三菏’機制數據賦能助力社會救助提質增效”等18個案例入選省級優秀創新應用;數據資產化方面,組織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企業數據資產入表相關工作培訓,引導菏澤市企業開展企業數據資源梳理和數據資產入表工作,推動企業取得6張數據資產登記證書,8張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其中兩份數據資產經價值評估分別估值1050.42萬元和636.85萬元,1家企業依據數據資產獲得銀行貸款授信310萬元;數據授權運營方面,制定菏澤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模式,出臺了《菏澤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暫行管理辦法(試行)》,組織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臺運營主體和數據商評審,確定了1家市屬國企為平臺運營主體,并對16家數據商的23個數據產品進行公共數據運營場景評選。視頻監控治理應用逐步提高。匯聚視頻資源由5.5萬路增至29萬路,基本實現“應接盡接”;重點視頻在線率95%、出圖率85%,為城市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抓主線,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亮點
實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標提質工程。單縣被評為四星級成長型智慧城市,鄆城縣、曹縣評為四星級基礎型智慧城市。推動智慧社區建設提速擴面。打造了170個基礎型以上的智慧社區,鄆州街道盛平社區被評為省級標桿型智慧社區,聯合市住建局等11個部門制定下發了《菏澤市智慧便民設施進社區工作實施方案》,同時積極推動智慧售貨機、智能垃圾桶等智慧便民設施進社區,切實提高了全市各級各部門對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視程度。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優秀案例。共打造459個新型智慧城市案例,“單縣大數據模型賦能類案司法救助”等2個案例入選全國百佳創新案例清單,“全域視聯感知網助推全市社會治理轉向數字‘智’理”案例入選2024智慧城市先鋒榜優秀案例。
抓經濟,推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
深入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計劃。菏澤市已獲批高新技術企業607家,其中電子信息新獲批22家,高技術服務領域新獲批39家,占比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的18.95%。建設“菏澤市數字化全感知組合電器重點實驗室”等市級重點實驗室12家。試點示范顯著提升。成武輸變電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等2個項目獲批省級“數字經濟總部”。成武縣機電設備智能制造產業園和曹縣化工產業園2個園區入圍“2024年度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名單。推動雙千兆網絡賦能“未來工廠”建設。加快企業開展內、外網改造。鄆城縣5G+智慧礦井項目實現危險區域無人化,復雜場景智能化,效率提升30%,節省人力成本3000萬元,提升煤炭產量10%,新增產值2億元。
下一步,菏澤市將深入貫徹“數字山東”戰略,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進一步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提升數據資源匯聚應用水平,推動數字經濟融合創新和數字政府建設,推動大數據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深化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