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計劃于2024年發布B-READY評估體系的第一份報告。第一輪評估在2023年至2024年期間進行,包括專家咨詢和企業調查等環節。在完成數據收集和分析后,世界銀行將撰寫并發布第一期評估報告。本文旨在提煉出評估過程中的關鍵收獲,以及未來營商環境評估工作的規劃和展望。

  一、評估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1.1 評估體系的完善與創新

  在評估過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報告在原有Doing Business評估體系的基礎上進行了顯著的完善與創新。首先,保留了Doing Business中的核心指標,如市場準入、金融服務、國際貿易和稅收等,這些指標仍然是衡量營商環境的重要標尺。同時,引入了新的評估維度和指標,如公共基礎設施服務、勞動力市場競爭等,以更全面地反映企業營商環境的各個方面。這種完善與創新不僅提升了評估體系的科學性和全面性,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數據支持。

  1.2 數據收集與治理的改進

  數據收集與治理是評估工作的關鍵環節。在Business Ready 2024報告中,數據收集工作得到了顯著的改進。一方面,通過整合2500多名商業環境專家的判斷和29000多家企業調查數據,確保了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建立了嚴格的數據治理體系,包括數據驗證、質量控制和透明度提升等措施,以確保評估過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這些改進不僅提升了評估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為未來的營商環境評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1.3 評估結果的區域與收入水平差異

  評估結果顯示,不同區域和收入水平在營商環境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高收入經濟體在大多數評估領域表現較好,這得益于其完善的監管框架、高效的公共服務和先進的基礎設施。相比之下,低收入經濟體在多個領域面臨挑戰,如基礎設施不足、勞動力市場僵化或金融服務不發達等。這些差異不僅反映了全球營商環境的現狀,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改革方向。

  1.4 評估方法的持續優化

  在評估過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報告不斷對評估方法進行優化。例如,在納稅指標中刪除了關于婦女在涉稅爭議中是否享有與男子同等權利的表述,以更加聚焦于納稅便利度和成本。在公共基礎設施服務指標中,由于專家問卷數據回復率顯著低于企業調查的數據回復率,世界銀行修改了數據收集方式,僅通過企業調查獲取該數據。這些優化措施不僅提升了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也為未來的評估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學的方法論支持。

  二、未來發展方向與規劃

  2.1 擴大評估范圍與提升覆蓋面

  未來,Business Ready評估體系將不斷擴大評估范圍和提升覆蓋面。一方面,將增加參與評估的經濟體數量,從目前的50個逐步擴大到180個左右,以更全面地反映全球營商環境的現狀。另一方面,將不斷優化評估指標和維度,以更加準確地衡量企業在不同領域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這些措施將提升評估體系的科學性和全面性,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數據支持。

  2.2 加強政策制定與改革支持

  基于評估結果,Business Ready 2024報告將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和改革方向。一方面,將針對不同區域和收入水平的特點,提出差異化的政策建議,以更加精準地解決企業在營商環境方面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將加強與國際組織和私營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優化。這些措施將促進全球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和提升,為私營部門的發展創造更加穩定和高效的環境。

  2.3 推動數字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是未來營商環境評估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將加強數字技術在評估過程中的應用,如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評估效率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將關注環境可持續性和性別平等等新維度在評估中的體現,以推動企業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推動可持續發展。這些措施將促進全球營商環境的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機遇。

  2.4 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國際合作與交流是推動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途徑。未來,Business Ready評估體系將加強與國際組織和私營部門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優化。一方面,將積極參與國際營商環境評估和比較研究,分享評估經驗和成果,提升全球營商環境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將加強與私營部門的合作與交流,了解企業在營商環境方面的需求和訴求,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精準的政策建議。這些措施將促進全球營商環境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為企業的跨國經營和全球發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和機遇。

  三、案例分析:成功與挑戰

  3.1 成功案例:新加坡與中國香港

  新加坡與中國香港在Business Ready 2024報告中表現突出,成為營商環境的佼佼者。新加坡憑借其高效的市場準入制度、完善的公共基礎設施和透明的稅收制度,在多個評估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中國香港則在市場準入和國際貿易等方面表現出色,同時也在努力提升公共基礎設施服務和勞動力市場等方面的表現。這些成功案例不僅為其他經濟體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也為全球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和提升樹立了榜樣。

  3.2 挑戰案例:低收入經濟體

  低收入經濟體在Business Ready 2024報告中面臨諸多挑戰。這些經濟體在基礎設施、勞動力市場、金融服務等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導致營商環境整體表現不佳。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東北非地區在多個評估領域得分較低,反映了這些地區在營商環境方面的不足和挑戰。這些挑戰不僅制約了這些經濟體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也為全球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和提升帶來了挑戰和困難。

  四、結論與展望

  通過對Business Ready 2024報告中“Lessons Learned and What Is Next”部分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與展望:

  首先,評估體系的完善與創新是提升評估質量和科學性的關鍵。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評估指標和維度,加強數據收集與治理工作,提升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其次,政策制定與改革支持是推動營商環境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途徑。我們將基于評估結果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和改革方向,加強與國際組織和私營部門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和優化。

  再次,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是未來營商環境評估的重要方向。我們將加強數字技術在評估過程中的應用,關注環境可持續性和性別平等等新維度在評估中的體現,推動企業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推動可持續發展。

  最后,國際合作與交流是推動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途徑。我們將加強與國際組織和私營部門的合作與交流,分享評估經驗和成果提升全球營商環境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為企業的跨國經營和全球發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和機遇。

  展望未來,Business Ready評估體系將繼續發揮其在全球營商環境評估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將不斷優化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加強數據收集與治理工作,提升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我們將積極應對全球營商環境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推動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和提升,為私營部門的發展創造更加穩定和高效的環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