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榆林市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改革理念,聚焦企業與群眾的實際需求和期盼,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顯著提升了政務服務效率與質量。此舉不僅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市民辦事,更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增強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新體驗
為了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榆林市對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了全面梳理,并將新確認的290項審批服務集中至市民大廈統一辦理,確保所有審批都在政務大廳內完成,杜絕了“體外循環”。同時,科學設置了綜合服務窗口和專業服務窗口,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集成服務模式,實現了政務服務的“集中辦”。
推動標準化建設,提升服務質量
在推進辦理流程標準化方面,榆林市各相關部門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明確了“一件事”涉及的各項要素,形成了標準化的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這些規范不僅在線下政務大廳提供給來訪者查閱,也在網上公開發布,確保了信息透明和服務一致性。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及幫辦代辦機制,廣泛聽取并回應企業和群眾的意見建議。
實現精簡便捷化,提高辦事效率
為簡化辦事流程,榆林市優化了業務流程,減少了不必要的申請材料,實現了“多表合一、一表申請”以及“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建立了聯合評審、勘驗、驗收等協同工作機制,提高了審批效率。對于符合條件的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容缺辦理”模式,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
延伸服務觸角,方便基層群眾
榆林市政府積極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將部分高頻事項如門頭牌匾設置審批、醫療機構設置審批等下放到園區審批局,使得企業在園區內即可完成相關手續。此外,新生兒出生登記、教育入學等貼近民生的服務也逐步下沉到社區層面,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強化部門聯動,構建一體化服務體系
榆林市建立了跨部門、跨層級的協調機制,確保所有“一件事”的受理、轉辦、辦理、發證環節都能高效協同運作。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榆快辦”APP,實現了線上線下雙向聯動,加強了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結果互認,有效提高了整體服務水平。
加強信息化支撐,促進智慧政務發展
針對“一件事一次辦”的目標,榆林市編制了涵蓋38項內容的事項清單目錄,并完成了與省級平臺的數據對接,確保了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同時,在“榆快辦”小程序上推出了超過100項套餐式服務,實現了從申請到領取結果的一站式辦理,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
注重人性化服務,增強群眾滿意度
近年來,榆林市特別關注高頻事項的辦理,如車輛駕駛證期滿換證、戶外廣告設置等,將其納入改革范疇。通過強化現場、網上、自助設備和移動端辦件的“好差評”數據監管,及時改進不足之處。針對一些難以打通的專網系統,市審批局還提供了上門幫辦代辦服務,確保即使是在休息時間也能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此外,政務大廳實行節假日、周末延時服務,解決了群眾工作日無法辦事的問題。
下一步,榆林市政府將繼續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探索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努力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不僅是對現有成績的認可,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堅定承諾。(記者 符金壯)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