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其邁,歲律更新。2024年漸行漸遠,2025年迎面而來。深冬之時,收獲之季,江西將交出一張怎樣的新時代營商答卷?
《江西營商》周刊梳理出“2024江西營商年度熱詞”。讓我們在10個熱詞中,一起回顧這一年閃亮的營商記憶。
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2024年,我省密集出臺重要政策舉措,民營經濟發展勢頭持續向好。
省委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辦公室印發《2024年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工作要點》,聚焦完善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保障、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營造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社會氛圍。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民間投資意愿和能力不斷恢復,提高3.6%、較上半年提高1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對稅收、進出口、經營主體數貢獻率分別達66.4%、70.5%、98.7%。截至10月底,全省營商環境企業調查滿意度穩定在90%以上。
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江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江西省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審議批準了《贛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兩部條例皆在第一條中明確提出要“發展新質生產力”。
我省把科技創新作為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基礎上,繼續“鏈”上發力,進一步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全國統一大市場
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是一項系統性改革,實質上是為企業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
我省主動融入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緊盯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工程建設、新業態等重點領域,大力整治變相抬高民營企業準入門檻、不公平對待民營企業等問題,推動民營企業平等合規參與市場競爭。今年以來,糾治9起違反市場準入制度的行為,12起城市管理、交通運輸和工程建筑等領域干預市場競爭行為,修改調整42件不符合公平競爭審查的政策文件。
以舊換新
今年3月以來,我國統籌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1萬億元,有效提振了消費信心,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
省政府印發《江西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提出要發揮江西產業特色優勢,扎實推進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進一步釋放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人民生活品質提升。
截至10月7日,全省累計發放補貼資金約5.3億元,拉動全省消費超過45億元,有效釋放了汽車、家電及家居市場消費潛力。
贛贏
7月11日,由江南都市報傾力打造的全國首個聚焦營商領域的新聞資訊App——贛贏客戶端正式上線。
在用戶定位上,贛贏客戶端聚焦“企業群眾”視角,專注優化營商環境,圍繞企業家、企業管理人員、政府官員、投資者、創業者等泛經濟人群,深耕宏觀經濟、上市公司、金融、消費等財經領域,并提供相關政策資訊、新銳深度的商業報道、一手熱點新聞等。
在表現形式上,贛贏客戶端以數字閱讀、手機視聽為依托,致力于從“企業群眾”視角出發,提供深度調查、輿情分析、網絡熱門等具有本土特色、獨家視角、有商業參考的信息,并為特定人群提供解決方案。
招商引資
為加快構建高水平招商引資新模式,各地方政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提供低成本要素、低稅率政策,形成了稅收優惠式招商、土地保障式招商、財政獎勵式招商以及政府投行式招商等多元模式。
今年4月,省發展改革委發布2024年江西省重點產業招商項目,主要涉及重大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傳統制造業,共推出952個招商項目,總投資1.23萬億元。
今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招商引資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為《指導意見》),從構建招商新格局、重塑招商新模式、完善政策新體系、強化招商新支撐4個方面提出了20條具體指導性意見。
面對新的經濟環境和市場需求,傳統補貼和優惠式的招商引資方式難以滿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吨笇б庖姟肪劢罐D型發展所需,以構建高水平招商引資新模式為目標,推動招商引資方式創新、能力提升、體系優化。
高效辦成一件事
“一件事一次辦”在為群眾帶來便利的同時,對助力企業高效轉型和優化全省營商環境也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我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企業變更、開辦運輸企業、開辦餐飲店、信用修復等13個重點事項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相比改革前,辦理環節、時限、材料均壓減70%以上。房屋建筑類政府投資項目審批平均用時壓減為52天,社會一般投資項目審批平均用時壓減為54天,招投標電子化率穩定在99%。
政企溝通
我省各地以早餐會、圓桌會、茶話會等形式推動政企“面對面”,聽取企業訴求建議,搭建政企連心橋,暢通交流渠道,有力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加快落地。
我省制定《江西省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鼓勵各級領導干部坦蕩真誠同企業家接觸交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推動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印發《關于建立深化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的通知》,省市縣三級黨政領導帶頭,定期開展政企交流活動,廣泛了解企業訴求,破解發展難題。今年以來,共召開政企座談會2200余場,解決企業反映問題1.1萬余個。全省政企關系越來越密切,一大批糾紛問題得到解決,營商環境企業調查滿意度穩定在90%以上。
助企紓困
針對當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困難,我省加大助企幫扶力度,全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優化融資服務。出臺普惠金融行動方案,制定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截至10月末,全省民營企業貸款余額1.73萬億元、貸款戶數282.36萬戶,分別比2023年末增加1098.5億元、增加11.23萬戶;全省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利率3.91%,創歷史新低。
加大穩就業支持。加大了穩就業支持。建設“5+2就業之家”1.2萬個,制定支持重點民營企業人才用工“一企一策”方案,落實降低社保費率、穩崗返還等政策,今年共減輕企業失業保險費負擔12.46億元。
加大營商環境投訴問題解決力度。今年以來,全省已協調解決營商環境投訴問題142個、維護企業合法權益2.8億元。
增量政策
9月下旬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圍繞“降成本、穩地產、振股市、扶企業”等方面,加力推出一攬子金融增量政策。
為搶抓政策機遇,江西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關于全面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圍繞加力擴大有效投資、加力激發消費需求、加力推進招商引資、加力支持產業升級、加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加力實施財政金融政策、加力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等7個方面,持續推動全省經濟穩步復蘇與向好發展。
今年以來,我省扎實推進“1269”行動計劃和“十百千萬”工程,加快推動國家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見效,政策效能逐步顯現,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全省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