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市榮昌區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秉承“再怎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也不為過”的理念,關心企業家、善待投資者、尊重納稅人,實施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專項行動,著力打造“123456”營商環境品牌,榮獲“2023優化營商環境優秀城市”稱號。
如今,榮昌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呈現“78899”發展格局,即7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80%的GDP、80%的稅收、90%的就業是民營企業創造的,99%的經營主體都是民營企業,榮昌區民營經濟“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得到持續提升。
一、 “123456”營商品牌,推動民營經濟“勢頭好”
2022年11月1日,榮昌區召開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公布“榮昌區民營企業50強”“貢獻突出民營企業家”等榮譽名單,還召開民營經濟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千人大會,明確打造“123456”營商環境品牌。
2023年11月初,榮昌舉辦首屆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動周,并將這項活動固化下來,唱響做靚“123456”營商環境品牌向縱深推進。
什么是“123456”,為何對榮昌民營經濟發展如此重要?“123456”營商環境中:
“1”就是“一家人”,是“123456”營商環境品牌的首要原則和核心理念。榮昌始終把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邀請企業家參會坐主席臺,提高“家庭地位”;
“2”就是“兩手抓”,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企業服務。在榮昌,區委書記、區長擔任一號服務員,每周梳理各級各部門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情況,累計解決用工、用電、用氣、用地等難題1300多件;
“3”就是“三個尊重”,尊重企業家、尊重投資者、尊重納稅人。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和執行機制;
“4”就是“四到”,隨叫隨到、不叫不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
“5”就是尊商、重商、親商、愛商、誠商;
“6”就是“六不要”,不要把自己當官、不要對企業說“不”、不要當“二傳手”、不要事不關己、不要“本本主義”、不要夾雜個人私利。
兩年多來,榮昌區在唱響做靚“123456”營商環境品牌上取得顯著成效。企業投資大幅提升,民間投資增長保持在30%以上,民營經濟貸款增長保持在25%以上,推動銀行存貸款總額從700億元上升到1200億元。
二、多項政策給力,促進民營經濟“信心足”
“不動產權證書問題解決了,我們心里也踏實了,真是太感謝了!”日前,重慶古樽酒業有限公司(簡稱“古樽酒業”)負責人手持新頒發的不動產登記證,難掩內心激動。
原來,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古樽酒業與重慶僅依維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征用的約15畝土地中,出現約120平方米土地權屬不清的難題,阻礙兩家企業不動產權證書的辦理,直接影響企業融資和后續發展。面對這一困境,兩家企業一度陷入迷茫與無助。
轉機出現在今年5月。榮昌區委統戰部、區工商聯等單位在河包鎮開展“解難題、辦實事”現場辦公會,得知兩家企業難題后,聯系區規劃自然資源局成立專項小組,組織測繪單位多次進行實地勘察與調研。最終按照相關文件精神,幫助企業辦理不動產權證書,實現資產合法化,打通了融資瓶頸。
這只是榮昌區積極落實紓難解困政策的縮影。
近年來,榮昌區深入開展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專項行動,建立區領導、部門、鎮街干部“三級”走訪企業現場辦公解難題工作制度,開通服務民營企業“榮易辦”小程序和服務民營經濟熱線電話,開展全周期保姆式服務。全區各級各部門累計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1988個,制定惠企政策35項。同時,榮昌區還不斷健全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體系,先后出臺《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榮昌區支持民營企業發展20條政策措施》《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促進“兩個健康”的通知》等文件、政策;深入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持續推進減稅降費,兌付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產業扶持等各類獎勵、補償貼息6億元以上;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就業培訓,每年組織春風行動、百日千萬招聘、人才夜市招聘驛站等活動100場次以上,為企業解決用工5000人以上……
三、打造宜商環境,催生民營經濟“活力強”
“重慶中童產業園僅用365天建成并投產,是榮昌‘一家人’齊心協力跑出來的落地投產‘加速度’……?!?/p>
中童企業是一家在嬰童用品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創新型企業,近年來一直籌備生產力“擴容”事宜。2023年春節假期后開班第一天,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率招商團隊前往福建,直奔福建中童產業園。雙方溝通洽談后,高洪波針對企業提出的投資落地問題現場辦公,讓企業吃下“定心丸”。確認落地榮昌后,中童企業租賃廠房開始過渡性生產,在兩個月“適應期”里,榮昌各級各部門積極助企落實廠房、辦理資料申請、構建人力組織。企業深受觸動,決定投資8億元,建設廠房面積超5.2萬平方米的重慶中童產業園。僅僅一年時間,產業園便建成投產。
除助力重慶中童產業園順利建成投產外,榮昌區用心用情用力營造優良宜商環境的事例還有很多——
火炬云創中心在孵企業殘疾員工提出生活不便,榮昌高新區管委會聯系區殘聯、區規劃自然資源局等現場勘察,改建殘疾人通道和無障礙廁所;
對近40家家居、木材企業反映的環保、衛生問題,榮昌高新區管委會為企業負責人、高危作業和一線工人定制課程,開展安全、環保流動培訓,幫助企業解決宣傳、監管難題。
拼經濟就是拼營商環境,拼營商環境就是拼服務,這已成為榮昌各級各部門的共識。今年以來,榮昌區全面推進“一門、一網、一次”改革,“一網通辦”率從56%提升到80%,“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套餐服務辦件總量超過5萬件,1316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此外,連續6年開展營商環境觀察員制度,獲評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十佳示范案例,為榮昌營商環境“把脈問診”319件;連續12年開展“雙評雙促”工作,對各職能部門“挑刺”848件;連續9年開展“百名干部進企業”活動,100名機關干部深入全區388戶民營規上工業企業走訪,解決問題1000余個;建成投用企業之家,常態化開展涉企服務活動90余場次,接待嘉賓、客商1800余人次,為企業解決難題71個……
四、強化企業培育,賦能民營經濟“后勁大”
在一系列惠企政策和暖心服務的“澆灌”下,榮昌區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一般,拔節生長、欣欣向榮。
今年3月,重慶光速電子PCB線路板制造項目(簡稱“光速電子”)進場施工,投資13億元,建設年產400萬平方米高端電路板項目;今年8月,華翱潔凈二期項目投產,將帶動120人以上就業,年產值不低于1.5億元;今年上半年,澳龍生物逆市上揚,企業發展產銷兩旺,銷售額實現9370多萬元、同比增長30%,純利潤實現4000萬元,同比增長26%;此外,重慶小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萬輛新能源車輛研發制造項目、閩通塑膠新型PE管材生產項目等,今年均在榮開工,榮昌民營經濟“活水”不斷……
企業努力拼搏,政府推波助瀾。
為讓民營經濟發展增添澎湃動力,榮昌區大力實施“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專項行動,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累計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4家、市級科技型企業1809家;出臺《榮昌區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激勵政策》,建成市級及以上創新平臺98個,形成“產業研究院+產業園區+產業基金”中小企業創新生態體系;鼓勵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累計完成智能化改造項目227個,建成智能工廠3個、數字化車間39個,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企業達到52家;全面落實“雙碳”行動,加快推動綠色轉型,累計培育能效領跑者、水效領跑者、節水型企業21家,獲批國家級、市級綠色工廠6家,建成綠色園區1個,7家企業產品通過“綠色產品”認證。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立足新時代,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榮昌區將持續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強化民營經濟要素保障、營造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濃厚氛圍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服務力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扎實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地落實,奮力書寫榮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