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歲末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持續鞏固治理欠薪成果,市人社局從11月起到2025年春節前,在全市開展“六個一”治理欠薪冬季行動。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檢查用人單位204戶,涉及職工1.67萬人,為193名勞動者追回勞動報酬206萬元。
組織一次集中普法宣傳。市縣兩級聯動,以宣貫《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重點,通過開展送法上門、普法宣講、以案釋法等多種形式,集中對轄區內企業、在建工程項目開展一次以“送《條例》進工地、進企業、進市場”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敦促用人單位規范用工,引導勞動者理性維權。
健全一套隱患排查機制。聯合行業主管部門,聚焦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指導項目自查,開展線上動態排查和線下實地巡查,實行聯合執法。線上重點對項目工資發放、合同簽訂、考勤、工資保證金繳存等情況進行實時動態監管,對風險預警項目,要同步開展“線上”督辦和“線下”核查。線下重點對工資支付情況以及工程項目工資專用賬戶、實名制管理等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目前,全市共有339個在建工程項目納入系統動態監管,錄入實名制信息23.2萬余條,實名制項目數據更新率達90%以上。行動期間,系統共發出預警信息26條。
暢通一個欠薪維權“綠色通道”。線下依托人社、工會、司法和信訪工作專窗,即時受理欠薪案件。定期開展“暖薪20”集中接訪活動,面對面傾聽訴求,集中化解隱患糾紛。在工程建設項目、重點企業醒目位置公示安“薪”宣城二維碼,設立農民工維權窗口,引導農民工“碼”上維權、就地維權。線上加快“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及信訪、網信、12345市長熱線、12333熱線等渠道接收的欠薪舉報投訴的分類核實處置,嚴防問題線索積壓、處置久拖不決,注重整合處置重復投訴問題,并對欠薪線索定期回訪。行動期間,全市共辦結平臺線索290條,印發通報2期。
妥善處理一批欠薪難點。堅持優先清償政府國企項目,督促地方政府和國企央企帶頭按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用好用足法律、監督、行政以及刑事、信用等懲戒手段,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聯合公安、檢察院、法院開展集中打擊惡意欠薪攻堅行動,對欠薪特別是惡意欠薪行為從嚴懲處。行動期間,通過立案解決欠薪1件,通過協調等非立案方式解決欠薪111件。
有效化解一批勞企關系糾紛。積極落實各項涉企幫扶支持政策,構建協商對話平臺,指導幫扶困難企業,促成勞企雙方達成工資支付協議。聯合司法、工會等部門與涉事雙方“面對面”溝通調處,引導推動矛盾多元化解。加強與宣傳、網信、公安等相關成員單位密切協作,強化欠薪輿情監測,準確評估和科學預判欠薪風險,線上線下協同配合做好應急處置。
精心開展一系列督導調度。嚴格落實屬地包保責任制,成立由人社、住建、公安、經開區管委會等部門組成的春節前根治欠薪應急工作小組,行動期間集中辦公,合力處置化解欠薪問題。由市治欠辦組建聯合督導組對各縣(市、區)治理欠薪冬季行動開展情況開展專項實地督導,對督導中發現的問題實行屬地管理、分類整改、定期銷號。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