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廊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廊坊檢察機關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廊坊檢察機關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發揮“四大檢察”法律監督職能,落實“安商、護商、穩商、暖商”舉措,打出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組合拳”,為廊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強化大局意識,當好“服務員”,提升“惠企安商”政治高度。市檢察院黨組堅持把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作為“1號工程”,市縣兩級院成立檢察長為組長的法治營商環境領導小組,“一把手”帶頭抓,各牽頭部門各盡其責,引導干警監督辦案更加體現營商效果。堅持“走訪+調研”,認真落實市委《關于扎實開展“走訪解促”,切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扎實開展“百名檢察官聯護百家企業”活動。著力打造“行政+檢察”法治護航工作模式,建立聯席會議、協同保護運行機制,優化聯合行動、動態調整等保障措施,全市兩級院與相關行政部門聯合建立協作機制,合力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深化依法履職,當好“護航員”,增強“保企護商”保障力度。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依法打擊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秩序類犯罪,截至目前,提起公訴案件240件394人,認真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批捕91件147人,不起訴65件120人,羈押必要性審查26人。深化依法平等保護助力企業法治體檢,扎實推進“啄木鳥”法律監督專項行動,對27件職務侵占案提起公訴。督促市場監管部門注銷60多家“空殼公司”,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做好服務保障企業“后半篇文章”。實化一體能動綜合履職促企發展,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深入開展“老字號”知識產權專項保護工作,市院第三檢察部被河北省知識產權保護聯席會議辦公室評為2023年度知識產權保護優秀集體。
實化檢察監督,當好“監督員”,提高“安企穩商”監督質效。刑事檢察監督助企業安心經營,堅持“在監督中辦案,在辦案中監督”,開展涉企刑事“掛案”專項清理;督促監管機構審批涉經營主體社區矯正人員赴外地生產經營活動,將辦案對企業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民事檢察監督保護企業合法權益,開展“涉企民事執行監督重點領域”特色小專項活動,以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違法拍賣、超標的執行、錯誤分配財產、濫用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等問題為重點,能動履職。行政檢察監督讓企業平等對待,開展的“食品安全領域從業禁止監管行政檢察監督”專項活動被最高檢評為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優秀特色小專項;依托“府檢聯動”機制,規范推進行刑反向銜接。公益訴訟檢察做企業堅實后盾,全面開展“燕趙山?!す鏅z察”之食品藥品安全專項監督,圍繞重點方面,瞄準具體問題,確立重點方向;與京津檢察機關建立跨區域“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相關做法被最高檢推廣。
優化法治供給,當好“引導員”,傳遞“溫企暖商”檢察溫度。立體化便企措施促檢企互動,持續開展“檢察長入企問需”專項活動,組織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設立市檢察院駐市工商聯檢察工作站,定期邀請企業家代表、代表委員等參與涉企案件檢察聽證活動。多元化檢察服務促訴源治理,依托12309檢察服務中心,開通辦理涉經營主體案件綠色通道,構建融檢察服務、檢務公開、監督評議為一體的公開平臺。常態化法治宣講促合法經營,堅持以服務保障企業依法經營為切入點,組織開展巡回宣講活動,通過法治宣講為企業提供更及時、更準確、更普惠的“法治產品”。
下一步,廊坊檢察機關將持續服從服務于廊坊經濟發展大局,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做好營商環境法治“護航人”,以高質效檢察履職更好服務廊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