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廣西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黃海龍介紹,2024年以來,廣西法院著力營造更優法治化營商環境,以法治的確定性,助力提信心、穩預期、促發展,服務廣西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1月13日至1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南寧召開,黃海龍在會議期間接受記者書面采訪時作上述表述。

  黃海龍介紹,廣西法院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以審判執行工作為抓手,在“公正、高效、便利”上持續發力,出臺21條司法意見,促進投資、貿易、消費、資金流動、物流便利化。

  2024年,廣西法院審結涉企民商事案件31.29萬件、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2071件,保護守信踐諾、弘揚契約精神,懲處惡意違約、失信逃債等行為。

  同時,廣西法院持續開展“桂在執行·惠企暖企”專項執行行動,執結涉企案件14.26萬件,執行到位資金254.39億元人民幣。北海海事法院高效做好某涉案船舶扣押、解封工作,外國當事人在感謝信中表示:“增強了對中國法官和中國海運營商環境的信心”。

  在案件執行中,廣西法院踐行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建立失信懲戒預警提示和寬限期制度,推行預處罰告知,及時修復主動履行裁判義務的被執行人的信用,最大限度減少司法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

  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執行某集團公司與某船動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中,做活“放水養魚”,以資產抵押促成執行和解,債務企業脫困重生后提前一次性償還全部欠款。

  為推進涉企糾紛多元化解,降低企業解紛成本。廣西法院完善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線上+線下”訴訟服務模式,運用信息化手段方便當事人、律師訴訟,為企業和民眾提供訴訟風險智能評估、在線調解、司法確認、登記立案等一攬子全流程在線服務。

  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廣西法院參與舉辦首屆廣西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大會,發揮“服務民營企業工作站”作用,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行為。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防止把民事糾紛刑事化,再審糾正涉產權刑事錯案3件。

  廣西法院還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知識產權保護,落實懲罰性賠償制度,依法懲治“傍名牌、搭便車”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對“柳州螺螄粉”“廣西六堡茶”“百色芒果”等知名地理標志產品司法保護,助力“桂字號”農業品牌做大做強。

  此外,廣西法院持續打造解決涉外民商事糾紛優選地,深入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南寧國際商事法庭建設,在邊境地區設立9個涉外民商事糾紛訴訟、仲裁、調解聯動工作站,發布涉東盟商事貿易合同示范文本,用司法紐帶增進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互信互惠。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