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科技創新,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建立完善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體系。2024年,孝南區成功入選全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縣(區)。

  1、平臺為基,完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

  一是建設網絡運行平臺。成立孝南區知識產權運維中心,以“融站入所”模式建成“1+17+X”平臺(即1個區級中心、17個鄉鎮和多個重點園區工作站),提供知識產權指導、培育、發展、運維、轉化、保護等“一站式”服務,實現知識產權服務集成辦、鄉鎮辦、就近辦、園區辦,打通知識產權服務“最后一公里”。

  二是建設政策激勵平臺。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暢通“免申快享”綠色通道,為企業知識產權創造提升注入持續動力與活力。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0.11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7.44件,均居全省各縣市(區)前列。

  三是建設品牌培育平臺。發揮品牌強區建設聯席會平臺作用,實施品牌培育工程?!靶⒏悬S毛粘”“朱湖糯米”“孝感早蜜桃”獲得湖北省地理標志大會暨品牌培育創新大賽金獎、銀獎和優秀獎,“九頭鳥”“爽露爽”品牌獲得“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電視大賽金獎。

  2、機制為本,優化知識產權保護舉措

  一是建立全域保護機制。與人民法院共建知識產權保護站4個,結合“1+17+X”平臺,為轄區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爭議解決等綜合性維權服務。

  二是建立跨區合作機制。與全國154家縣(市、區)簽署《縣域知識產權保護跨區域合作協議》,先后同山東青州、武漢東西湖區聯動辦理知識產權案件,與湖南寧鄉開展“孝感米酒”地理標志保護跨省聯合抽查,構建“嚴、大、快、同”保護格局。

  三是建立聯動執法機制。強化“兩法銜接”,成立知識產權維權聯盟、商業秘密保護聯盟,推進協同聯動執法。立案查處各類知識產權違法案件16件,調解糾紛案件108件。1起案件入選國家總局掛牌督辦案例,1起案件入選全省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2起案件入選湖北省2024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典型案例。

  四是建立案件快審機制。創新推出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30”快審模式(1日內立案,30日內審理完畢),實現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快立、快送、快調、快審、快判”。2023年以來,運用“130”快審模式處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124件,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9%。

  3、服務為要,推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一是搭建知識產權展示平臺。在首衡城建成湖北地理標志運營(孝感)中心,打造集知產智庫、運營推廣服務于一體的展示平臺。組織153項地理標志商標入駐首衡城“地標庫”,集中展示全省17個市(州)537項地理標志商標及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二是暢通知識產權供需渠道。與湖北工程學院、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服務平臺,為知識產權交易提供信息掛牌、交易撮合、價值評估等服務。通過轉化基地和運營中心的建立,把高校的科研優勢、市場的運營優勢和企業的應用優勢貫通起來,加快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紙變錢”提速。精心組織“專利供需對接會”,公開征集、發布專利開放許可和轉化供需信息,推薦展示湖北工程學院、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專利技術成果,成功促成508項知識產權許可、轉讓項目。

  三是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持續推進《孝南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全省改革經驗,聯合多部門組織“銀企對接會”等活動,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全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5.74億元,居全省各縣市(區)前列。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