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促進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營造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水木先生,省委金融工委專職副書記謝建潮先生,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數據管理局局長郭文忠先生,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洪長春先生,人行福建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楊民先生,泉州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王春雷先生,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水木圍繞“營造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這個主題,簡要介紹了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相關工作情況,并就市場監管部門充分發揮“工具箱”作用,助力各類經營主體健康發展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答記者問
中新社:營商環境直接影響到每一個經營主體的成長、創新和發展,我們了解到,2024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充分發揮“工具箱”作用,助力了各類經營主體健康發展,能否介紹一下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具體內容
黃水木:2024年,省委、省政府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重點課題專題調研,作為重點工作部署推進。在今年1月2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周祖翼書記強調要突出公平高效,以市場化營商環境興商活商。省政府剛剛出臺的我省第一份營商環境建設規劃,把構建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作為營商環境體系“八大環境”之首,明確了具體的目標任務。省市場監管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盯一流市場化營商環境的目標站位,認真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和實踐,緊緊圍繞公平、高效兩個關鍵環節,統籌放活與規范、監管與服務、減負與增值三對關系,讓更多經營主體長得出、長得高、長得壯。具體工作體現在“四個公平”和“四個高效”。
在公平方面,我們著力推動“四個公平”,進一步維護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讓每個經營主體都享有平等的成長機會。
一是準入公平。我們執行統一的準入政策、流程和標準,對各類經營主體平等進行注冊登記,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2024年,我省企業數首次突破200萬大關,其中民營企業190.37萬戶,同比增長4.46%。
二是競爭公平。讓各類經營主體能夠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我們牽頭制定《福建省促進公平競爭條例》,是全國首部落實國務院《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的地方性法規,夯實了公平競爭的法治基礎。強化公平競爭審查,推動清理249件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立案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283件,為企業公平競爭保駕護航。
三是監管公平。完善統一的市場監管制度規則,讓各類經營主體在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中發展壯大。我們推動雙隨機監管與信用監管有機結合,對信用風險等級低的主體“無事不擾”,對信用風險等級高的主體“精準監管”,在此基礎上,通過“雙隨機、一公開”平等確定檢查對象和檢查人員,并公開檢查結果,實現公平監管。我們修訂了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四張清單”,推動“過罰”適配,有效防止“小案大處”“輕違重罰”。我們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指導5.6萬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2024年福建企業信用指數排名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四是權益公平。有效維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我們重點加強涉企違規收費治理,開通涉企收費“你點我查”直通車服務,開展涉企違規收費監測試點工作,檢查涉企收費單位2297家,對違規行為實施經濟制裁3883.2萬元。推動金融機構、公用企業等清退多收費用4829萬元,促進金融機構落實企業降費減負政策,幫助企業減輕融資負擔46.7億元。
在高效方面,我們著力推動“四個高效”,進一步優化監管理念,提升服務效能,努力解決各類經營主體的急難愁盼問題。
一是高效進出。推進注冊審批全流程提速,讓企業既能快速準入,又能便捷退出。市場監管領域253項注冊審批事項全部實現“一窗通辦”“一網辦理”,企業簡易注銷時間壓縮55.6%。同時,我們推動個體工商戶便利轉型升級為企業,將“個轉企”以及個體工商戶經營者變更由“先注銷、后設立”優化為一步變更登記,幫助4萬多戶個體工商戶保留字號、商譽等無形資產。
二是高效幫扶。建立與經營主體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有針對性幫助解決存在問題。我們與“小個?!秉h組織開展結對共建,精準幫助解決3200多個問題。我們制定實施《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若干措施》,匯總771件惠企政策,在福建小微企業名錄庫平臺統一發布,指導各地開展送政策上門活動。我們建立政銀企聯動機制,推動質量融資貸款230多億元、惠及1100多家企業。
三是高效監管。堅決糾正檢查頻次過高、隨意檢查等現象,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打擾。我們在食品安全領域率先開展檢查執法“四項改革”,在檢查對象確定上做到精準公平、檢查方式優化上做到聯合智慧、檢查質量提升上做到文明有效、檢查結果應用上做到閉環運用。2024年第四季度食品安全監管次數下降25.2%,食品投訴和輿情信息分別下降19.0%和33.6%,實現為基層和企業“兩減負”、檢查公平性和有效性“雙提升”的目標。
四是高效賦能。我們建設“福建市事通”綜合賦能平臺,把計量、認證、檢驗檢測等“工具箱”由事后監管前移到事前輔導,幫助企業解決質量技術問題6099個。組織65條產業鏈開展質量賦能行動,惠及1.3萬家企業。通過前移服務端口,將發明專利預審周期壓縮70%,全省企業擁有高價值專利3.1萬多件,增長20.8%,專利轉讓許可1.5萬多次,增長18.6%。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的部署要求,認真對照《福建省營商環境建設規劃(2024─2029年)》確定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研究細化貫徹落實措施,力爭在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促進市場公平競爭、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水平等方面形成更多具有福建市場監管特色的經驗做法,為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貢獻更多市場監管力量。
2024年以來,我們著力轉變工作理念,以賦能企業服務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梳理各類用于監管的“工具箱”,包括政策、法規、技術、資源、平臺等,通過關口前移、精準賦能,用于指導企業合規經營,服務高質量發展。重點實施了“三大賦能”行動。
一是合規指引賦能。構建了事前防范、事中包容、事后提升的全過程合規指導體系。我們積極推動監管理念從事后監管向事前指導轉變,加強事前宣傳教育,發布信用、價格、廣告等5個合規指引,幫助企業強化風險防控意識,有效避免違規經營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我們積極推動企業從合規經營向卓越管理提升。創新建立行政執法“兩張清單”制度,對問題企業不僅發出處罰清單,還發出輔導清單2.5萬張,指導整改問題、合規經營。我們注重引導企業建立ISO質量管理體系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助力企業全面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我們積極推動執法力度和執法溫度的有機統一,修訂執法裁量“四張清單”,明確了124項從輕、減輕、不予處罰的包容審慎監管情形,2024年度從輕、減輕、不予處罰數量同比增長41.3%,罰沒款下降11.7%,讓監管執法更好地服務經營主體健康發展。
二是質量標準賦能。我們組織引導企業爭做質量領跑者,提升產品品質。建設“福建市事通”賦能平臺,幫助企業解決質量技術問題6099個。聚焦省委和省政府確定的主導產業、戰略新興產業,評選第八屆福建省政府質量獎獲獎組織15個,培育42家質量強省建設領軍企業。福耀玻璃、寧德時代等2家企業列入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培育庫(全國34家)。我們組織引導企業爭做行業帶動者,推動產業升級。開展質量強企強鏈強縣行動,組織65條產業鏈開展質量賦能,推動“鏈主”企業將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向全產業鏈延伸,惠及1.3萬家企業。我省3個項目入選全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12個縣列入全國第一批質量強縣培育建設縣,是唯一一個在全國質量強企強鏈強縣三個現場會上都作經驗介紹的省份。同時,組織我省新能源、紡織鞋服等領域7家鏈主企業開展標準穩鏈行動,精準制定產業急需標準,實現產業協同發展。我們組織引導企業爭做標準制定者,占領市場高地。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國際各類標準制修訂,增強在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2024年度,我省企業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21項、國家標準911項,分別增長200%、19%,152個企業標準入選國家級企業標準“領跑者”榜單。參與制修訂72項“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重點國家標準項目,占全國總數的24.5%,助力我省產品更好進入“兩新”行動,更好進入國內市場、國際市場。
三是知識產權賦能。我們著力激發各類主體創新創造活力,依托現有5個國家級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將知識產權糾紛整體處理周期由90天壓縮至45天,高效保護創新成果。我省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位居全國第5位。我們著力提升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能,建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15個,全國第二個完成存量專利盤點,全省專利轉讓許可1.5萬次,增長18.6%。首創“知識產權+技術經紀人”服務模式,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全省備案專利產品2.2萬件,居全國第1。我們著力加強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創新,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把金融“活水”引向實體經濟。2024年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14.58億元,同比增長13.7%,惠及中小企業866家,同比增長82.7%。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統籌用好市場監管“工具箱”,精準賦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各類經營主體提質增效、發展壯大。
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數據管理局局長郭文忠介紹了我省在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優化市場準入環境方面的成效,并就下一步工作打算回答了記者提問。
福建新聞廣播:開放透明、平等競爭的市場準入環境是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能否介紹一下我省在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優化市場準入環境方面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謝謝。
郭文忠:市場準入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之一,打造良好的市場準入環境是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關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把優化市場準入環境作為更好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不斷健全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省發改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重點抓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我們著力破壁壘、降門檻。在省網上辦事大廳、閩政通APP等政務服務平臺設置市場準入隱性壁壘線索問題反映專欄,建立起隱性壁壘問題線索匯集、核實、破除、反饋的全流程網辦機制,去年以來累計破除隱性壁壘136條,推動解決了一批地方保護、所有制歧視、違規增設準入條件等典型問題。
另一方面,我們著力抓試點、提效能。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依托“數字福建”建設,建成省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平臺,構建省、市兩級效能評估體系,強化評估結果應用,針對市場準入隱性壁壘易發多發的行業領域,推動各級各有關部門出臺規范性文件14份,從制度機制上防止同類案例發生。
下一步,省發改委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做好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各項工作,努力構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市場秩序。
一是在準入效能評估上做“加法”,全面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優化提升省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平臺和指標體系,推動更多行業領域加強破除隱性壁壘的制度建設。
二是在放寬準入限制上做“減法”,在新業態新領域加強市場準入政策研究,適時推出若干優化市場準入環境措施。
三是在健全破除機制上做“乘法”,強化數據歸集共享,健全隱性壁壘轉辦協辦破除機制,以數據賦能市場準入隱性壁壘高效破除。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