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國“兩會”勝利閉幕,會上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十二五”規劃綱要等重要文件,傳達出不少令人興奮的消息,一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新五年,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特別是在信息化領域,“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等新提法,描繪了一幅影響深遠的新藍圖。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高新民,作為參與國家“十二五”信息化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知名專家,高新民指出,展望“十二五”,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融合,自身核心技術、應用和資源的整合,加快促進地域、城鄉、不同群體間數字鴻溝的彌合,這三“合”,將成為新的五年中信息化發展的主線。

  融合:

  加快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高新民首先提出,此次“兩會”上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所體現出的信息化發展思路,就是要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突出科學發展主題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主線,關注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感,發揮信息化支撐乃至引領“十二五”各重點發展戰略的作用,更多地融合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需求中去。在他看來,這就是綱要中提出的“深度融合”的含義。

  高新民進一步解釋說,這種融合不僅是信息化與工業行業的融合,也是與各領域改造升級需求的廣泛融合。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立新型產業體系的過程中,其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必然要求信息化發揮作用,這就是狹義的“兩化”融合。從廣義角度看,為了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國家明確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信息產業可以說排名第一,本身就需要信息化來推動其發展,而且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工程等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樣也離不開信息化。高新民認為,生產經營過程的集成化、供應鏈的集成化,以及全程電子商務,將成為“十二五”時期信息化支撐產業改造升級的應用熱點。

  另外,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更多依賴信息、知識要素,依靠人的素質,要以信息化促進創新體系的建設,這也將是信息化未來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高新民也指出,發展方式轉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改善民生,提高公眾的幸福感,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包括教育、醫療、公共安全、基礎設施等,這些也是“十二五”期間信息化支撐的重點。據他了解,已經有很多城市在制定規劃的時候,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理念,更加強調圍繞改善民生的需求開展信息化工作。

  整合:

  發揮資源共享的強大效能

  談到“十二五”信息化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高新民指出,我國信息化發展之初是從單項應用做起,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在開始階段不太可能很好實現,造成了現在林立的“信息孤島”。因此,信息資源整合是“十二五”時期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進一步整合資源,才能降低信息化成本,減少重復建設,更能充分發揮信息化的效能。但是高新民也指出,要實現資源整合還有很大難度,首先在于信息系統缺少頂層設計,包括新的系統怎么建設,老的系統怎么升級改造,應用模式該往哪個方向發展,這些都是薄弱環節;其次在于條塊分割、部門壁壘的體制問題仍然存在,信息共享面臨利益分配、權利分配的難題;最后在于信息化治理體制的落后,我國協調、管理信息化相關各部門與各領域的治理體制還不完善,尤其是在電子政務領域,主管部門、權利責任都還不明確,高新民認為有必要加強。

  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在當前信息通信技術面臨新起點的環境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高新民認為,雖然我國信息化已經頗有成效,但是信息化依賴的核心技術,包括通信網絡技術,還包括新出現的一些信息技術如物聯網、云計算、智能終端等,很多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其對我國信息化的拉動作用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在“十二五”時期如何發展信息化的核心技術和產業,包括芯片、操作系統、軟件、系統集成等,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一定的國際話語權,是我們當前面臨的緊迫課題。高新民建議,應在過去數十年借鑒學習、積累經驗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我國信息化創新能力,加快開發研究,信息產業企業更多承擔起推動我國信息化的重任,力爭把握此次全球信息技術新一輪創新浪潮的難得機遇。

  彌合:

  實現信息惠民的普遍服務

  東部西部之間、城鄉之間、城市內弱勢群體與其他群體之間的數字鴻溝,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高新民認為,在“十二五”期間,通過信息技術和應用彌合數字鴻溝,將有助于提升全體公眾的幸福感,促進社會和諧。高新民指出,現在很多社會矛盾的出現,與數字鴻溝的存在不無關系。因此,我們不僅要從普遍信息服務的角度彌合數字鴻溝,更要采用更豐富的信息化手段,向更廣大的民眾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

  高新民指出,現在很多城市提出“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就是要采用物聯網、空間地理信息系統、智能化等信息技術完善信息基礎設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他認為這就有助于緩解社會矛盾。高新民還提到了幾類將在“十二五”期間得到較快發展的公共信息化應用,包括遠程教育、醫療信息平臺、電子病歷、住房信息管理等。他還指出,覆蓋面更廣、更加無縫的社會保障網絡,也離不開信息化手段的支撐。特別是現在全社會格外關注的食品藥品安全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溯源管理。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