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從數據流動視角亟待重塑政府信息體系

  我們現在政務服務體系做的很完善,但是還要考慮各個數據應該流動到需要的場景中。使每個部門不再為找數據、用數據傷腦筋。

  今天,互聯網+政務開始進入主戰場,李克強總理經常關注此問題,要亟待解決核心的、全局的、體系性問題,這一切都依賴數據的流動能力和建立數據流動規則,因此,迫切需要一個確保該體系相應的底層、基本、關鍵的架構和管理系統來賦予靈魂、活化資源,這是我們做數據基因的重要原因。

  數據基因是什么?它是基于元數據的標準化編碼基礎上可實現數據自由編輯、抽取、復制和關聯應用的核心技術體系。它是實現數據跨系統共享交換、創新應用的底層邏輯和關鍵規則。政務大數據基因系統:按照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通過政務數據元、元數據標準化和數據模板化實現數據規范編輯、智能管理、關聯應用和共享開放,以提升全市區或行業的數據資源活化和管理能級。它是實現數據跨系統共享交換、創新應用的底層邏輯和關鍵規則體系,是解決(大)數據混雜、提升數據質量、促進數據創新應用的前提,也是集成信息資源目錄體系、交換體系和開放體系三合一的管理平臺,為優化政務數據體系、探索數據關系、驅動數據服務奠定基礎。是城市和行業數據中心的必備管理工具,實現從管網絡、系統到管用數據的躍遷。

  七、政務大數據發展準則和信息體系構建邏輯

  這里面我提出了四個準則,第一,政務信息資源是寶貴的社會財富,是國家資源,非某個政府、部門更非某個人所有。信息資源與能源比材料再加重要,政府要想做好服務,一定要在政務資源上做文章。要做“最多跑一次”的內部邏輯是什么,是要確保信息資源的流動性暢通,電子證照做好后就不需要跑了。如果一個人來到辦事大廳能夠預見你要辦的事情,告訴你辦事的條件,就非常好了;第二,共享開放是原則,非共享開放是例外。重在提高復用率,才能發揮其最大績效;第三,數據元標準化是前提。沒有標準化的數據其實就是一批臟數據;第四,數據與系統分離是趨勢。不要讓系統把數據綁架,不要讓系統提供商與技術綁架,數據基因主要就解決這個問題。

  八、聚、通、用、效四個階段特征與挑戰

  在數據中做到聚、通、用、效四個階段特征是數據聚集、數據融通、數據應用以及數據績效。

  面臨的四個主要挑戰分別為:

  1)采集源頭、系統云化、歸集能力、存儲保障;

  2)數據元、體系和運營規則的標準化;

  3)對內對外數據開發開放的能力,強調數據流動性;

  4)數據運營能力與生態建設。

政務大數據階段特征

  九、政務大數據:國家意識、要求與行動

  政務大數據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講了三數三融五跨!“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钡娜黄脚_一體系。

  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三數三融五跨!

  李克強總理提到,要“加快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形成統一政務服務平臺”。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復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業和群眾重復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復提供。

  國辦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國辦發〔2017〕39號)工作目標中分兩步走,要求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國務院部門內部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清理工作,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顯著成效,一些涉及面寬、應用廣泛、有關聯需求的重要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2018年6月底前,實現各部門整合后的政務信息系統統一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我們可以用39號文件來檢驗我們是否可以做的更好。

  最后,講一下我們信息化部門角色,要從收集數據、管理系統、保障低層次運維到數據資源管理、挖掘、開放與創新利用。也就是從系統運維保障者到數據開發運營者。當前網絡上好的服務都是基于大數據的,數據井噴橫流,方顯智慧力量。我們期待為政務大數據管理賦權、應用賦能、資產賦值貢獻智慧力量!

責任編輯:l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