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勞動生產率,我們當前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必須要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其中,信息技術、信息化如何發揮作用,這就是我們今天兩化融合、信息化全部工作的本質所在,也就是實質性推動信息化的職責所在。

  工業革命影響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大體上是五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或者說最根本的就是機器替代人。不管是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還是電機的發明和使用,從人類歷史的角度看就是機器替代人。第二個方面就是非生命替代人力和畜力,這不僅進一步解放了人,而且使原來我們不能做的事情變成可以做了。第三個方面就是使得很多新的材料加入到了物質產品的領域中,使得物質產品大量豐富,最典型的就是鋼鐵、化學工業,更大量的就是塑料。第四個方面是導致了生產的組織方式的變化,從手工方式變成工廠。第五個方面是改變人的文化,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

  在未來20年,信息技術究竟會朝什么方向發展?我認為是走向智能化。傳感技術是使得信息系統變得有智能的最基礎的東西,也是使得機器能夠進一步替代人的關鍵環節,而這個替代不僅僅是在制造業和服務業,還在我們各種各樣的家庭設施上實現。同時我們要獲取足夠多的信息,要有處理的能力,這就需要大數據技術。傳感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結合起來,就為信息技術走向智能化在基礎領域掃清了障礙。但是這還不夠,還需要軟件和系統技術。這幾個技術結合起來,就使得信息技術整體走向智能化。自動駕駛將是一個突破口,相信最遲到2030年,自動駕駛將實現完全商務化應用,而且普及程度很高。

  實際上,很多今天看起來是人在做的事情,機器都是可以做的,只是存在成本問題和由此帶來的就業問題,并不是技術問題。我們現在面臨的能源環境壓力要通過可再生能源實現,比如說風能、太陽能和其他的可再生能源。那么為什么我們的進程那么慢呢?核心問題是我們對間歇性、小規模生產的能源和大規模持續生產能源的使用,兩者之間缺乏一個調控的平臺,目前看來,這個平臺就是智能電網。隨著智能電網技術的成熟,我們完全可以使現在面臨的根本性的矛盾,就是在間歇性、分散的能源同大規??沙掷m生產和使用的能源之間構建一個相匹配的體系,使得我們的能源利用乃至生產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材料的角度來看,3D打印在今天只具有示范性意義,不具備廣泛推廣的意義,但是3D打印在研究發展和方向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實際上是把能源、材料、信息三種東西,在一個過程里面充分結合起來,實現它的最終目的。

  不管是政府的管理、城市的運行管理,還是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和服務業,要提高勞動生產率,要提升價值鏈,完善產業鏈,在以上所有的過程里面都可以找到實實在在的結合點,只要找到了這樣的結合點,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既能在微觀上起到作用,也能在宏觀上為轉變發展方式、為工業的轉型升級、為信息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