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4月9日,北京大學教授汪玉凱在我市舉辦的"中國行政體制改革與電子政務問題專題培訓班"中直言,審批"怪胎"導致腐敗滋生,電子政務是對"腐敗基礎的釜底抽薪"。他建議中山開設一個政務信息公開頻道。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我市"開展創新審批方式改革試點",汪玉凱提出,以創新審批方式為主線的電子政務應當讓老百姓獲取信息更方便,而不僅是讓政府機構提供信息更方便。

  培訓班由市人事局和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聯辦,400多名公務員參加了培訓班。

  現狀 政府改自己阻力重重

  “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源!”汪玉凱在講座的一開始就指出,“電子政務的價值就在于公共、參與和效率,這是打造陽光政府、透明政府的重要途徑?!?/p>

  我國目前政府管理的深層次問題是政府自身的管理落后。汪玉凱說:“改老百姓的,改社會的勢如破竹,如征地、拆遷,下崗。政府改自己的,阻力重重,步履艱難。政府官員財產公布從1988年開始提,到現在還沒實現?!?/p>

  中國的審批事項太多?,F代政府沒有一個國家沒有審批,沒有許可。但是,很少有國家像中國的審批面這么寬,審批事項這么多,審批程序如此不規范,審批暗箱操作如此多,自由裁量權如此大。目前我國的審批結構,是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產生的“怪胎”?!肮痔ァ狈催^來是要吃人的——吞吃了多少優秀官員。大量官員倒臺,都與暗箱操作,權力過大有關。

  當前政府反腐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是,今年“兩會”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貪污腐敗的數量和涉案的金額卻呈上升趨勢,“這就是審批怪胎造成的結果”。審批出現的腐敗蔓延到司法系統,吏制系統,腐敗就越來越嚴重。

  汪玉凱認為,“不大刀闊斧地改革審批制度,不用信息化系統改造審批服務流程,審批服務方式,還會有更多的腐敗產生,還會有更多的官員倒臺”。

  系統不是萬能的,但是構建好了,對人的約束非常有用。政府應當靠制度管人,不能把“寶”押在人的自覺性上?!叭说男袨槭菚兊?,當權力達到靠自我的約束,外部沒有強有力的制度,誰都可能走向反面?!?/p>

  “靠信息化不能全部解決腐敗問題,但是對加強政府管理,約束權力,能產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審批方式改革是對腐敗基礎的釜底抽薪?!?/p>

  建議 設專門頻道公布信息

  電子政務是政府改革不可逾越的鴻溝。2008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政務信息公開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電子政務,各級政府也越來越重視。但是,汪玉凱認為,這其中存在一個認識誤區,電子政務“不是方便公務員的電子政務,應當發展以公眾為可信的服務電子政務”。原來是老百姓圍著政府轉,現在要倒過來,需要政府圍繞著老百姓轉。

  確立了以公眾為中心的理念,電子政務就應當從服務市民的角度來考慮。比如說,通過短信等方式發布政府信息,告知辦理審批事項的市民,程序進展如何。汪玉凱提出,中山甚至可以向青島學習,“專門開辟一個政務信息公開的電視頻道”,發布政務信息。他說,這在數字電視普及后,是不難操作的。

  政府應把建統一的政府門戶網站作為樞紐,利用各種方式為市民提供信息。汪玉凱認為,目前,受政府條塊部門分割的影響,電子政務改革的難點在于跨部門,無縫對接的協同電子政務。

  對話汪玉凱 電子政務應輔助政府決策

  記者:您在很多場合都提到,現如今,中國政治改革的重要性已超過了經濟改革。那么您認為,地方政府在政治改革中有哪些可為之處?

  汪玉凱: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家按照總量控制的原則,除中央要求上下對口外,地方政府可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受時間限制。在這種條件下,地方完全可以從自身的經濟、社會情況出發,考慮如何設置機構,更能有效地管理社會、服務社會。

  地方要加緊推進城鄉一體化,使機構設置能夠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實施強鎮戰略。

  通過機構調整,最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解決部門利益、權錢交易的問題,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通過政府改革,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加大投入,加強公共服務建設。

  記者:您認為地方政府改革的難點在哪?

  汪玉凱:地方政府改革的難點在“權力”?,F在由于地方政府太強勢,往往市場和社會都沒有很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如何更好地發揮市場和社會的作用,還有待于地方政府去尋找平衡點。

  記者:您提到,目前中國面臨逆境管理決策的問題。在這種現實困境下,電子政務應當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

  汪玉凱:在目前的情況下,應當通過網絡收集準確的信息,給各級領導提供決策支持。政府還應當通過電子政務為中小企業搭建信息平臺。很多地方政府專門打造了這一平臺。此外,政府還要構建為解決就業,為改善民生提供服務的信息系統,從而降低政府運行管理的成本,體現讓利于民的思路。

  記者:您剛才看了中山行政服務在線的現場演示,對此有何評價?

  汪玉凱:非常不錯。在電子政務方面,中山走在全國前面,尤其是通過重大項目的網上審批來推進跨部門審批的做法很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