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綜述
編者按:政府網站,既是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子政務發展程度的主要標志,在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各級政府網站以服務為中心,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政府網站管理和運營的新形式、新方法,最佳實踐也在逐步成型。2011年“第六屆中國特色網站評選”活動共有74家單位獲獎,其中9家單位獲得最佳實踐案例獎,9家獲得運維管理獎,8家獲得服務創新獎,9家獲得品牌欄目獎,7家獲得用戶體驗獎,7家獲得用戶滿意獎,25家獲得特色提名獎,獲獎單位中分別涵蓋了不同行政級別的政府網站。
上海·浦東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pudong.gov.cn/)“i浦東”功能到位,迎合智慧浦東。在本屆評選中榮獲“服務創新獎”。如下是國脈互聯政府網站評測研究中心提供的獲獎說明,轉載請注明。
上海·浦東政府門戶網站截圖
上世紀90年代初,浦東被賦予了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開發開放歷史重任。開發開放20年來,浦東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隨著新歷史機遇的不斷挑戰,浦東又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全面推進“二次創業”。
作為浦東新區面向世界的展示和服務窗口,“上海浦東”門戶網站自1994年建站以來,經過了多次改版,始終將“公開、透明、服務、高效”作為門戶建設發展的目標與宗旨。如同浦東的現實發展一樣,“上海浦東”歷經了新意迭出、精彩紛呈的十余年:“上海浦東”門戶網站在上海政府網站評比中四次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在服務公眾方面,浦東新區外事辦的兩個事項2008年就實現全程網上辦事,并且這種模式在全市進行推廣;在推行陽光政務方面,“上海浦東”是全市最早建立信息公開欄目和“區長網上辦公會”的網站……
在全區的電子政務規劃中,“上海浦東”并不是一個孤立的門戶網站,而是與全區電子政務框架融為一體。網站前臺作為對外宣傳和服務的有力渠道,網站后臺已與浦東新區公務人員協同工作平臺整合,實現信息的“一處發布,多處使用”。并且,后臺與網上辦事、互動溝通等業務系統無縫連接,保證數據的鮮活、及時,降低了行政成本,提升辦事服務效率。
“上海浦東”整合全區資源,為公眾提供了便利權威的電子地圖服務,數據全部由區內各直屬業務部門提供并維護。
“上海浦東”在中、英、日多語言版本后,又相繼推出了手機WAP版、移動智能終端iPuDong,新媒介的服務形式更順應了時代的發展。
上海浦東門戶網站,在“智慧浦東”建設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政務信息,公開透明
政府信息公開是政府網站的一個重要功能,目前“上海浦東”政府信息公開欄目涵蓋了74個部門、共4458個子欄目、89000條信息公開信息。根據政府信息管理的規范和中國上海對網站欄目要求,打破部門界限,對信息公開目錄進行科學分類,在機構分類的基礎上又提供事項分類服務視圖,更便于市民訪問利用。建立浦東新區信息公開目錄體系,對所有的信息公開數據進行重組,所有的信息公開數據可以多視圖、多角度的展現。
在信息公開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在政務外網搭建了政府信息公開管理服務系統,全面梳理和規范信息公開的發布流程和內容。目前,“上海浦東”的信息公開已經完全改變了以往后臺編輯錄入的方式,通過該系統實現了100%的“信息從工作流中的產生”,即在公文流轉過程中就第一時間確定流轉文件的公開屬性,文件流轉結束后第一時間自動公開在上海浦東門戶網站上。[page]
信息公開管理服務系統將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發布、依申請公開案件辦理、月度統計、公文目錄備案、管理監督等功能全部進行了整合,為政府信息公開全面、及時上網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一是操作便捷高效政府信息公開管理服務系統部署在政務外網上,與新區公務人員協同辦公平臺進行了緊密整合,一方面,通過用戶的整合,使該系統在工作界面上成為新區公務人員協同辦公平臺的有機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將公文備案的界面與門戶網站信息公開發、布的界面進行了整合,讓業務人員在完成公文備案的同時,就完成了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各類欄目的發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一次維護、多處使用”的效果,全面、及時的將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的信息推送到門戶網站。
二是快速受理反饋無論是網上的,還是窗口的,所有依申請公開的業務全部被交換到該系統進行辦理。此外,還通過數據接口的方式將這些信息推送到各部門業務系統進行辦理,達到了“外網統一`受理、內網協同辦理、外網集中反饋”的效果。
三是實現統一監管信息公開成員單位及各部門信息公開職能單位的主要工作全部在該平臺上進行,大大方便了信息公開主管部門對信息公開工作的管理和監督。主動公開的目錄數和時效性、依申請公開受理的全過程等都可以進行跟蹤監督。此外,所有信息公開的信息都沉淀在統一平臺上,方便主管部門查閱及統計分析。
二、網上辦事,高效便捷
“公眾服務、網上辦事”是“上海浦東”門戶網站一直以來堅持的建設宗旨。早在2003年,網站即推出“辦事大廳”頻道,截止目前,在整個電子政府的架構前、中、后臺的支撐下,門戶網站部分事項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辦到底”,即:前臺受理及反饋,中臺數據交換,后臺辦理。
以外事辦的網上辦事為例,為了給公眾辦事帶來切實的便捷,通過對外事辦網上辦事服務的不斷優化,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自2008年奧運之后,外事辦辦事的網上受理率為100%。奧運之前,外事辦的辦事受理渠道為窗口和網站各占40%和60%,平時網上受理量為100人次/天。在奧運期間,國外友人申請來滬審批的量激增,達到了平時的5倍之多。新區外事辦鑒于各種原因關閉了受理窗口,所有的審批受理全部通過網站,但是并未增加后臺業務人員數量,而審批時限卻比平時窗口同開時期更壓縮了。這一意外的好結果引起了市外事辦的重視,前來新區外事辦交流取經,并給予了高度的贊揚。
外事辦在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辦事效率,給公眾帶去實惠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以“邀請外國人來訪審批”事項為例,自開通以來,每月網上受理件數平均2300件,占總受理量的96.9%,充分顯示出網上辦理服務的高效益。目前,網上辦事的注冊用戶已達到9505家。在資料齊全的情況下,3個工作日內就可以收到辦理結果。審批效率從原來法定的10個工作日縮減到目前的3個工作日。通過中間交換服務器,將各單位從網上申報的“邀請外國人來訪簽證申請”轉入外事辦內部進行處理。系統提供了對企業信息登記及其注冊用戶的管理,實現了有關簽證信息申請及批準報表的輸入、輸出及一系列的查詢、統計功能,為管理人員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在實行電子政務之前,很多同志都要應付成堆的資料,查找非常不便。此外,申辦結果、咨詢信息在網上公布后,也大大減輕了平時接聽這些咨詢的負擔。受到來自企業用戶和政府工作人員的一致肯定和好評。
外事辦的“邀請外國人來訪審批”這一事項成功推出,為浦東新區網上辦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不僅在外事辦內部得到積極反響,又推出“因公出國(境)審批”事項,而且對已有辦事系統的環保市容局、藥監局和科委等單位也得到了觸動。其中,環保市容局已經積極行動起來。
通過網上辦理、行政審批等相關公共服務事項,不僅方便了群眾和企業辦事,市民還能通過實時辦事流程展示圖,“逐環節、逐崗位”地查看網上申請的業務辦理進度、辦理環節是否超時。如果市民對網上服務不滿意,可以對每個辦理環節進行評議或投訴,提高了行政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度。
三、便民服務,專業實用
基于空間地理信息(GIS)的便民服務系統以簡潔方便的操作模式對社會公眾提供了電子黃頁、公交出行和周邊環境三大服務功能,以其方便快捷很快成為新區門戶網站的品牌欄目之一。
與當前流行的商業類地圖服務網站相比,“上海浦東”的GIS服務有兩方面的優勢。
一是數據來源的權威可靠性GIS系統中的所有數據由區內專業部門提供,如經貿局定制和維護了旅游類的數據,包括旅游景點、賓館飯店、商業網點的信息;社發局定制和維護了醫院和教育兩大類的數據信息;藥監局定制和維護了餐飲和藥店兩大類的數據信息;區體育局定制和維護了體育場館和體育彩票銷售點的數據信息。這種WebGis定制功能不僅保證了數據的權威、鮮活,也為新區政府各部門形成的網站群的深入整合應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是應用領域的開放拓展性GIS服務不僅應用于網站便民服務,目前此功能更拓展、滲透、開放到了其他領域。如GIS與網上辦事的結合應用,用戶在查看辦事指南時,可直接了解到達辦事地點的交通。即網站在一個頁面上就為用戶提供了相關的所有服務,細節設計上的人性化改變,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于細微處體現政府轉變職能的用心。
四、政民互動渠道多樣
“上海浦東”在政民互動領域,傾聽民意的形式也特別多樣。除了傳統的網站信箱、投訴建議之外,還開辟了區長網上辦公會、“走千聽萬”平臺。
區長網上辦公會每月舉行一次,至今已開展了81次。每次由區長、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市民、企業參加,市民/企業可“現場”提問,政府領導人即時回答,內容大至區域規劃、小至民生瑣碎,包羅萬象。并且,每次網上辦公會結束后,音視頻及文字信息都及時公開在門戶網站上。
“走千聽萬”是以區政府牽頭,協同各委辦局資源,各基層政府深入民間,走千個居村,聽萬戶心聲,親切關愛民生問題,有力破解實際難題。機關干部每季度都下基層傾聽民聲,在走訪中,各級機關干部抱著“真正俯下身去”的姿態傾聽民聲、收集民情,積極推進有關問題的合理解決。
如今,區長網上辦公會、“走千聽萬”已經形成了具有新區特色的互動品牌,真正成為“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解決問題的綠色通道。
五、移動政務智能前瞻
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上海浦東”在發展新媒介領域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先后推出了手機WAP版、短信訂閱、iPuDong等服務。
WAP網站是對WEB版重要內容的濃縮,如政務要聞、信息公開、辦事大廳、政民互動、監督投訴、信息檢索。短信訂閱功能為用戶提供了天氣預報、便民提醒、要聞要情、公益服務、互動反饋等信息的個性化定制。
2010年推出的“iPuDong”是以GIS形式為市民/企業提供的便民商貿移動服務。聚合了相關的文字信息和圖片,具有強大的信息展示和檢索功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移動服務。
“iPuDong”的信息依托“上海浦東”門戶網站,采用內容匹配分級定則,充分整合相關信息、服務,形成海量的信息資源庫。信息分類更為科學化、體系化,通過以服務主題為核心對欄目進行精簡、歸類,使網站構架更清晰。
“iPuDong”提供浦東要聞、街鎮要聞等資訊服務;便民導航、商務導航、區域導航的地圖查詢;便民服務整合了各類政府信息和導航服務功能,內容涵蓋百姓的吃、穿、住、行、購、娛等各方面的生活,滿足大多數人群的信息查詢的需求,充分體現服務本質。
“上海浦東”還將推出基于iPad等多類型智能終端的客戶端版本,以及提供人機對話的網站智能機器人服務,為用戶提供更佳體驗、更便捷的查詢、便民、互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