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脈智庫《營商環境周刊》(第三十四期)—我國互聯網法院發展問題及對策初探
2021-09-24 16:04
來源: 國脈電子政務網
作者:國脈電子政務網 查看: 次
分享11
《營商環境周刊》每周1期,每年48期,內容包含營商環境、互聯網+政務等方面政策、動態、優秀案例、理論探討、行業專題等內容(微信掃描底部二維碼有機會免費獲取詳細版)。
【互聯網法院的概念辨析】
一、互聯網法院的基本概念
二、互聯網法院與相關概念關系
三、互聯網法院的特征
四、互聯網法院的定位與價值功能
【我國互聯網法院肇始及成效】
一、助力司法模式轉型升級
二、推動治理體系變革與現代化
三、提升互聯網司法國際話語權
【互聯網法院的困境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一、互聯網法院運行中的困境
二、互聯網法院運行困境的解決對策
【互聯網法院的國內外實踐】
一、杭州互聯網法院
二、北京互聯網法院
三、廣州互聯網法院
四、美國互聯網法院
五、英國在線法庭
六、德國電子司法
1.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
為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綱要。【詳情】
2.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本規劃為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廣東自貿試驗區)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重點明確“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廣東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發展目標,部署重大任務,是統籌抓好廣州南沙新區、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橫琴新區三大片區建設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的行動綱領。【詳情】
3.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十四五”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
根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商務部《“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結合全省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詳情】
4.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對外貿易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對外貿易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助推全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制定本實施方案。【詳情】
5.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近日國務院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并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大改革試點力度。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國發〔2021〕7號)精神,結合我省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詳情】
6.佛山市中級法院 佛山市破產管理人協會關于協力提升“辦理破產”質效服務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1)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部署,加快構建便利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保障市場主體的救治與退出,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對標“辦理破產”指標,提升破產審判水平,加強破產管理人履職能力,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市中院)和佛山市破產管理人協會(以下簡稱市管理人協會)經會商,共同制定以下行動方案:【詳情】
1.李克強總理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論述摘編
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偫碚f,各地既要積極抓項目建設,更要著力抓環境建設,由過去追求優惠政策“洼地”,轉為打造公平營商環境的“高地”,真正做到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詳情】
2.最高人民法院:聚焦營商環境 全面加強產權司法保護
9月2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司法審判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介紹,在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聚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全面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對國企民企、內資外資、大中小微企業,一律平等保護。【詳情】
3.證監會:加強資本市場信用體系建設 推動共建共治模式
近日,證監會牽頭成立的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強調,推動形成契合國情、共建共治的資本市場治理模式;加快構建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互銜接、互相支持的立體追責體系,進一步推動形成“零容忍”的強大震懾;加強資本市場信用體系建設。【詳情】
4.2021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為進一步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文件精神,落實中辦國辦文件提出的調研和宣傳任務要求,深入地方一線,進行營商環境實地調研,到目前為止已累計發布了228個營商環境城市調研案例。在此基礎上,按照政策政務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服務環境、融資環境和法治環境五個維度,同時結合企業的實際評價,推選出年度中國企業營商環境案例30佳城市(地級市10佳、縣級市20佳)。【詳情】
5.惠企紓困 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大督查在行動)
減稅降費等政策落實情況如何?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有哪些新舉措?圍繞重點難點問題,國務院16個督查組奔赴各地開展實地督查,察實情、出實招,積極推動各項惠企紓困政策落地見效。【詳情】
打造便利的營商環境,是北京市一直以來保持發展活力的重要保障,以企業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北京發展實踐。2017年以來,北京市取消、下放市級行政職權,清理規范市直部門行政職權中介服務事項,開展企業困難幫扶行動。得益于良好的營商環境,北京市市場活力、創新活力充分迸發。【詳情】
【廣東】廣州南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南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5.85億元,同比增長15%;1—7月,外貿進出口總值占同期廣州市進出口總值的24.4%。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近年來南沙新區著力打造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培育新動能的一系列探索。【詳情】
【浙江】全國首創營商環境法治指數 溫州仲裁委這張“成績單”全國領先
近日,我市仲裁委進行換屆。五年來,溫州仲裁委業務保持年均10%以上高速增長,受理標的額在全國259家仲裁機構中名列前十。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但仍交出業務增長18%、人均辦案標的全省第一等亮眼成績單。溫州仲裁工作在保持傳統領域強勁增長的同時,也形成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一專多能、協同發展”的綜合性仲裁機構。【詳情】
【江蘇】我省首次賦予開發區省級權限 賦予自貿試驗區第二批省級權限
江蘇省政府近日印發有關決定,賦予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二批30項省級管理事項,賦予54個開發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14項省級管理事項。這是我省首次將省級權限賦予開發區。【詳情】
【江蘇】辦便民實事 開管理新局 ——淮安試行住房公積金業務審批新模式
年年初以來,江蘇省淮安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淮安中心”)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引領,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切口,以新一代住房公積金信息系統上線為契機,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流程再造、制度創新,打造“自動審批為主、分布式審批為輔、柜面審批為補充”的住房公積金業務審批新模式,實現了住房公積金提取零材料、零跑腿、秒到賬,推動了當地住房公積金事業向著更普惠、更便捷、更安全的方向邁進。【詳情】
【山東】青島市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跑出“加速度”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解決企業和群眾異地辦理不動產登記“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今年以來,青島市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要求,堅持“面對面”問需,“心貼心”服務,“實打實”惠民,依托山東省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平臺,縱深開展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詳情】
【山東】威海法院:打造司法服務“升級版”鍛造營商環境“優選地”
在2020年度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威海榮獲2020“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獎”。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威海法院運用法治手段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加碼”,努力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貢獻威海法院的力量和智慧。【詳情】
近年來,雅安市以服務“六穩”“六?!焙统B化疫情防控為重點,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多措并舉打造公平公正營商環境。【詳情】
【河北】抓好項目落地全流程服務保定創優政務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從保定市優化招商引資環境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保定市行政審批局聚焦“醫、車、電、數、游”五大產業集群,創優政務服務舉措,切實抓好各項惠企政策落實,用心用情用力為企業及重大項目紓困解難。截至目前,保定市已有155個項目確定實施“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模式,1083個工程項目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辦理了相關業務,力促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詳情】
【甘肅】蘭州市實施“三降一提一補”措施 全面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完善治理體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蘭州市財政局為切實優化我市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實施政府采購“三降一提一補”措施,確保政府采購政策落實、落細、落地,為中小企業打造更加公平、高效、便捷的發展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詳情】
【遼寧】“營商環境+大數據發展” 遼寧走出一條雙螺旋發展新路
9月23日從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獲悉,遼寧借助大數據手段優化營商環境,以信息化、數據化驅動改革再深化,走出一條具有遼寧特色的“營商環境+大數據發展”雙螺旋發展新路。【詳情】
·end·

官方二維碼
責任編輯:wuwenfei
免責聲明:除非特別注明,國脈電子政務網所載內容及圖片來源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注國脈電子政務網,政府CIO的思想陣地與交流平臺,5000位政府CIO在這里讀懂“互聯網+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