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港”)與廣州南沙港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由廣州港統一運營管理南沙港南站(以下簡稱“南站”)貨場,貨場具體的車站作業、貨運組織、貨場管理和裝卸作業等核心業務由廣州港物流公司(以下簡稱“物流公司”)負責,廣州港成為華南首個運營鐵路貨場的港口。

  自接管運營南站以來,廣州港物流海鐵聯運量屢創新高,港站一體化運營模式優勢明顯,推動南沙港區海鐵聯運高效銜接,助力運輸結構調整,進一步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廣州港通過港站一體化帶動南沙港區集裝箱碼頭貨源增量達11.5萬TEU,實現高速增長。2023年,南站海鐵聯運量同比增長241.7%,助力全港海鐵聯運量同比增長73%。2024年,南站海鐵聯運量同比增長47.16%,助推全港海鐵聯運量同比增長38.83%。

  主要做法與成效

 ?。ㄒ唬┐蛲仙掣酆hF聯運“最后一公里”

  南站自2022年2月8日開通運營以來,物流公司大力推進港站一體化運作,用內拖代替外拖,用系統代替人工,實現港區內資源共享。2022年8月31日,南站與南沙三期碼頭完成海鐵聯運首票測試;2022年10月,南站TOS系統正式上線,實現南站貨場與碼頭信息聯動常態化;同年在南沙海關的指導下,南站成功獲批鐵路運輸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憑借臨港區位優勢,南站搶抓“南沙方案”發展機遇,充分發揮綜合交通樞紐作用,拓寬拓深內陸貨源腹地,利用重要戰略節點集聚輻射效能,通過多式聯運手段助力進出口貨物集拼、凍品分撥中轉和過境班列匯合,推進建設往返內陸腹地的雙向新通道,將廣州港“出??凇卑岬絻汝懫髽I“家門口”,打通南沙港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進一步推動廣州港海鐵聯運業務提速增效。

 ?。ǘ└坭F雙方聯合構筑協調溝通機制

  港鐵雙方通過開展海鐵聯運月度、季度協調會,不斷加強溝通協調,對港站一體化創新工作進行建設指導,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有關問題,對項目實施進度等有關工作進行監督。以分層次、分領域、分項目落實工作責任為主要抓手,努力形成牽頭領導帶動、責任單位推動、配合單位聯動協調推進機制,以責任抓落實,以落實促推進,確保港站一體化工作落實到位。

 ?。ㄈ┩苿雍hF聯運運營體系智慧化

  物流公司加快打造海鐵聯運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廣州港港口物流資源和鐵路物流資源,建立支撐海鐵聯運生態圈公共、智能、全面信息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智能化海鐵聯運服務,實現廣州港不同碼頭、場站間業務聯動。鐵路一港通重點圍繞鐵路場站和碼頭的箱動態、集裝箱班列、班輪等信息,為屬地海關提供有效的數據監管和風險管控,鐵路一港通將開行鐵路班列的內陸初始目的地作為內陸場站,貨物在當地一站式完成訂艙、報關、報檢、簽發提單等通關手續,經屬地放行,從各內陸鐵路場站通過鐵路直達南沙鐵路場站,直接經南沙港裝船出口,推動南沙港區海鐵聯運智慧發展。

  經驗啟示

 ?。ㄒ唬皠撔赂坭F協作機制”是推動海鐵聯運發展的根基

  為加快推進戰略合作各項工作實施,港鐵雙方聯合制定了長期溝通協調機制,圍繞貨源拓展、海鐵一體化平臺建設、作業流程優化等方面進行梳理,切實促進海鐵聯運全流程節點暢通,共同構建面向陸海雙向的港口集疏運設施網絡和服務內外貿經濟雙循環的港口鐵路物流服務網絡。

 ?。ǘ按蛟旄坭F通道平臺”是促進海鐵聯運發展的動力

  憑借國家鐵路網絡通道優勢,物流公司以南沙港鐵路為抓手,打造“1大平臺+5個小區域通道平臺+34個辦事處”的專業化經營主體,通過構建港鐵大平臺,成功衍生“昆明、衡陽、貴州、渝穗、湘粵非”5個區域性或國際性通道平臺,依托泛珠三角地區的34個內陸港和辦事處,開行39條輻射內陸班列線路,有力提升廣州港海鐵聯運品牌競爭力。

 ?。ㄈ俺掷m提升服務效率”是賦能海鐵聯運發展的關鍵

  通過創新打造港站一體化平臺,統籌分配南沙港區鐵路站場資源,同步加快對站場現有設備進行改造升級,推動南沙港鐵路站場通過能力持續提升,提高銜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吸引更多集裝箱海鐵聯運貨源,提升多式聯運通道總體運輸效率,助力腹地區域經濟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