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堅持“安全是最優質的營商環境”理念,深化非煤礦山“監管+服務”機制,通過省市縣三級協同聯動,創新實施“審計式”安全診斷服務,推動提升基層監管能力、凝聚政企共識、精準治理隱患,以高質量安全監管護航非煤礦山高質量發展。

  三級聯動“深度體檢”,一次檢查查全查透

  山東省應急管理廳會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東局,聯合省市縣三級監管力量,聘請國家級、省級專家成立聯合幫扶組,對露天轉地下等重點礦山開展“審計式”安全診斷服務。通過整合檢查人員和頻次、合并檢查事項和內容、風險隱患共同會商,有效避免重復檢查、多頭檢查,實現“一支隊伍,進一次門,辦多項事”。堅持“隱患即事故”理念,聚焦隱蔽致災因素治理、生產系統與設計符合性、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等關鍵環節,采取歷史資料溯源、現場踏勘驗證、人員問詢核實“三位一體”方式,“全面、系統”地資料審查,“全覆蓋、無死角”地現場踏勘,“關鍵少數”逐個談話問詢的方式,確?!耙淮螜z查,查全查透”。淄博北金集團企業主要負責人表示:“本次審計式檢查,是近年來檢查最全、最細的一次檢查,幫助我們發現了一些深層次問題根源,并指出了明確的整改提高路徑”。2024年累計檢查56家礦山企業,查改深層次問題隱患1975項,幫助企業徹底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及時消除風險隱患,提升安全生產水平。

  精準施策“上門服務”,提升幫扶指導質效

  轉變“重處罰、輕服務”傳統模式,搭建政企溝通平臺,將涉企檢查與上門服務有機結合。診斷組會同企業管理人員一道,“一礦一策”研究確定“診斷檢查報告”,明確礦山存在的突出風險隱患,研判風險危害程度,剖析問題原因,提出針對性整改提高建議。指導企業準確認識“問題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整改怎么做”,明確跟蹤整改落實工作安排,確保企業真明白、真整改、真提高。通過現場溝通交流送服務上門,同步開展普法宣傳、政策解讀,送政策指南上門;開展事故警示教育,送安全警示上門;開展座談交流、意見征集,送溝通平臺上門。累計座談培訓礦山管理人員600余人次,進一步提高全省非煤礦山企業管理人員安全素質能力。同時,在礦山集中區域,檢查組根據整體檢查情況向屬地政府專題反饋,推動落實“發展必須安全”理念,堅決不要帶血的GDP。努力做到檢查一處、培訓一片、服務一路。

  嚴明紀律“陽光檢查”,構建親清政企關系

  為防范廉政風險,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出臺《安全生產現場監督檢查工作紀律規定》,明確“五嚴禁”“五必須”要求:嚴禁收受財物、包庇違規、刁難企業、推銷業務、泄露機密;必須開展廉政教育、嚴格執法程序、書面列明依據、規范文書出具、公開監督渠道。檢查期間,檢查組統一食宿標準、檢查流程和行動紀律,每名檢查人員每礦次作出紀律承諾,公開舉報投訴渠道,邀請礦山企業人員全程監督,嚴格執行紀律要求每日一強調、檢查情況每日一匯總、檢查標準每日一重申,堅決杜絕私下接觸企業行為。同時,省紀委監委機關駐省應急廳紀檢監察組安排專人分地區督查檢查情況,現場監督涉企檢查紀律要求執行情況,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不受干擾,防止“吃拿卡要”等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發生。企業普遍反映,此次檢查專業嚴謹、紀律嚴明,樹立了監管服務良好形象。

  省市縣三級聯動“審計式”檢查和幫扶機制,以合并檢查隊伍降低檢查頻次,以精準幫扶助力企業發展,以嚴明紀律保障公正監管,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和涉企檢查意見要求的有力舉措,在幫助企業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基層監管人員監管服務能力水平。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