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北京市發改委發布的首部《北京市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19-2024)》顯示,本市以首善標準的“北京服務”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近5年年均新增企業約27.6萬戶,連續實施營商環境務實舉措超過1500項。這份報告的發布,也為各類經營主體打造出一份了解本市發展環境的工具書和來京投資興業的“導航圖”。
東城區“紫金服務十大行動”通過多種途徑“筑巢引鳳”,推動隆福文化街區二期開啟整體試運營,金魚池二期西地塊成功入市;經開區的“亦企服務港”集成服務管家,為市場主體提供精準支持,助力小型科創公司自主研發的“煎餅機器人”順利落地“上崗”……本市經營主體規模不斷壯大,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提升。
《報告》顯示,“十四五”以來,本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2%左右,年均新增企業約27.6萬戶,經營主體總量達到268.6萬戶。在科創領域,每天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超過300家,國高新、國家級專精特新及獨角獸企業數量領跑全國。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萬億元,增速約7.5%,位列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第一梯隊。
一串亮眼的數據背后,離不開制度規則的不斷完善。朝陽區打造源頭化解物業領域矛盾糾紛新模式,推進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石景山區針對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探索形成“市區協同+府院聯動+預重整”工作模式,并據此完成全市首家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例,重整計劃執行僅用時15天,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報告》顯示,近五年來,本市信用承諾制辦理登記業務超同期登記業務總量的96%,簡易注銷改革讓注銷企業從平均45天降至20天,約60%注銷企業受益;“無事不擾”清單讓10.5萬戶企業安心經營,“掃碼檢查”全面落地,“柔性執法”累計免罰近7.6億元。
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本市也推動政務服務效率和品質不斷提升。以2024年為例,依托“服務包”“服務管家”機制走訪企業2.6萬家,解決5.8萬個企業訴求問題;服務推動563個重大項目落地,投資超2000億元;實施“報備即批準”審批,助力37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加快發展。
今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步入第11個年頭。2023年6月,北京商務中心區設立“北京CBD—天津港京津協同港口服務中心”,京津冀“四個聯動”打造“臨港”通關服務新模式,為首都企業提供與天津臨港企業同樣便利的通關服務,520家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實現“三關”互認。在一系列協同優化京津冀營商環境舉措下,去年三地GDP增速首次超過全國平均值。
市發改委方面表示,未來將堅持首善標準,持續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擦亮“北京服務”品牌,提升企業獲得感,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構筑堅實支撐。
報告解讀:
2025年2月28日,《北京市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19-2024)》發布。
《報告》由北京市發改委牽頭,聯合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其他22個牽頭部門、16區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同撰寫。
《報告》中提到,“十四五”以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2%左右。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9843.1億元,增長5.2%,增速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項指標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經營主體規模不斷壯大,近五年年均新增企業約27.6萬戶,經營主體總量達到268.6萬戶;每天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超過300家,國高新、國家級專精特新及獨角獸企業數量領跑全國??蒲型度雱蓊^強勁,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連續7年居全國首位,連續8年榮登《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榜首??萍紕撔乱I新質生產力發展,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萬億元,增速達到7.5%左右,位列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第一梯隊;科技服務業以占全國一成的企業數量,創造了兩成的收入,貢獻了三成的利潤。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到879公里,位居全國第一;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量60個,居全國首位。
在制度創新方面,《報告》提出,北京對標國際先進,踐行“北京誠信”,推動營商環境制度規則不斷完善。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深入,企業設立與退出更加通暢,信用承諾制辦理登記業務超同期登記業務總量的96%,簡易注銷改革讓注銷企業從平均45天降至20天“順利退場”,約60%注銷企業受益。法治環境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一系列法律法規為企業“保駕護航”,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并進行了兩次修訂完善,“無事不擾”清單讓10.5萬戶企業安心經營,“掃碼檢查”全面落地,“柔性執法”累計免罰近7.6億元。開放合作闊步向前,“兩區”建設制度創新成果豐碩,40余項創新經驗全國推廣。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加活躍,全國首家新設外商獨資券商、八家生物醫藥跨國企業研發中心等落戶北京;2024年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2.12萬億元。推出“BEIJING PASS”一張卡串聯起交通出行、文旅景區等眾多場景,率先實現境外銀行卡“直刷”坐地鐵,讓游客“賓至如歸”,外籍游客入境增長186.8%,達394.2萬人次。
北京還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突出“北京標準”。在企業服務方面,以2024年為例,依托“服務包”“服務管家”機制走訪企業2.6萬、解決5.8萬個企業訴求問題,服務推動563個重大項目落地、投資超2000億元。12345企業服務熱線受理訴求25.5萬件,訴求解決率和滿意率均超97%。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報備即批準”審批,助力370多家加快發展。在要素服務方面,“創信融”平臺為小微企業“輸血”超800億元;建立完善人才引進、專利預審等一批“綠色通道”,專利授權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平均授權周期僅為2.5個月。在司法服務方面,“多元調解+速裁”將60%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化解在訴訟前端,涉外商事糾紛平均28.4天調解結案;北京破產法庭助力近900家企業持續經營、引入投資超過1555億元。在數字政務方面,“一網通辦”總門戶注冊企業用戶338萬家,95%以上的涉企行政許可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全年政務服務全程網辦率達96.3%、其中網上開辦企業占比超95%,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率升至59%。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