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紹

  為健全“一業一查”監管機制,落實監管責任,凝聚監管合力,安陽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一業一查”部門聯合抽查監管模式,進一步整合監管資源、提高監管效能。

  二、主要做法

 ?。ㄒ唬簩嵅块T責任,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從“按事項管”向“按行業管”轉變。制定《“一業一查”跨部門聯合抽查工作實施方案》,按照“能合盡合”“能聯盡聯”的原則,以行業監管為導向,由行業主管部門統一制定對同一業態經營主體的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將同一行業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的監督檢查事項進行整合,擴大行業覆蓋面,增加聯查覆蓋點,并建立覆蓋抽查事項清單的監管對象名錄庫,實施綜合監管和一次性聯合檢查,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了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同時,在國家規定的16個部門基礎上,將“雙隨機、一公開”部門聯合抽查單位擴充到35個,把賓館業、建筑業、成品油銷售等50個行業監管事項納入聯查范疇。

 ?。ǘ嵤┞摵蠙z查,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從“單打獨斗”向“聯合行動”轉變。按照檢查行業領域、檢查對象一致的原則,在各牽頭部門制定“一業一查”聯合抽查事項清單基礎上,編制《安陽市“一業一查”部門聯合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明確檢查對象、發起部門、配合部門、檢查事項等內容,實現工作計劃協調統一,從根本上解決多頭監管、重復檢查的問題。各牽頭部門會同參與部門制定檢查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按照聯查計劃明確的時間節點,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線上發起檢查任務,做到對象一次性抽取、人員一次性選派、檢查一次性完成、結果一次性公布,實現“一次檢查、全面體檢、綜合會診、精準施策”聯合查辦的工作成效。

 ?。ㄈ┤诤闲庞帽O管,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從“撒網檢查”向“信用監管”轉變。將“一業一查”與信用風險分類監管深度融合,推動市場監管領域各相關部門全面應用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制定聯查計劃,根據A、B、C、D四類風險檢查對象合理設置抽查比例頻次,持續提高監管精準性和靶向性,實施差異化監管,有力提升監管效能。對于四新經濟中信用風險較低的企業,實施企業登記事項、年報公示信息、商標使用情況等觸發式監管,最大限度給予其包容寬松的監管環境,實現監管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對失信違法者“無處不在”。

  三、工作成效

  去年以來,全市發起“一業一查”部門聯合抽查任務487個,最大限度減少對經營主體不必要的干擾,達到“抽查一部門、警示一大片、規范全行業”的監管效果。截至目前,全市運用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發起抽查任務2413個,占聯合抽查任務總量的81%,有效破解監管任務繁重與監管力量不匹配的矛盾,有力提升了監管效能。

  四、經驗啟示

  隨著《安陽市“一業一查”跨部門聯合抽查工作實施方案》《安陽市綜合監管“一業一冊”告知制度實施意見》等制度的出臺,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一業一查”部門聯合抽查監管模式,逐步建立以行業分類為基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支撐的“一業一查”監管模式,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企業經營的干擾,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