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宜昌全市上下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促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2024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先后兩次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大會,推進重點工作落地落實,重拳出擊整治損害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取得了良好效果。該市連續四年被評為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2024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評比中再次位居同等市州首位。該市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位列全省同等市州第一,項目建設“五辦”(集成辦、集約辦、容缺辦、智慧辦、精準辦)服務模式入選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創新實踐案例,為全省唯一。在今年2月18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宜昌市在全省主會場作經驗交流,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市州。

  2024年,宜昌堅持先行先試,改革事項推陳出新,各地各部門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心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探索。從湖北省通報表彰的改革先行成果來看,宜昌市共有78項改革事項被評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事項,100個創建試點被評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明顯地區,改革事項、創建試點數量遠超省內其它城市,這也是宜昌連續第四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同時,全省納入國家試點和全國首創的20個改革事項中,宜昌市參與17個,參與率達85%,全省最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有4項改革成果被認定為國家試點和全國首創,探索建立的基層服務驛站事項是宜昌市唯一的全國首創,在各縣市區的改革創新中質量最優。宜昌市發改委在項目投資領域探索“將項目代碼與招投標交易編碼關聯應用”,讓項目數據線上走,企業少跑路。宜昌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自然資源和建設局推動的改革創新數量在市直單位中位于第一梯隊。政務服務數字地圖、簡易事項“智能辦”等改革讓政務服務持續優化,全市政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到96.4%。這一大批改革創新成果,讓宜昌市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成色更足,在各行業管理方面樹立了新的標桿。

  2024年,宜昌堅持服務企業,市場主體拔節新生。該市2024年開展行政執法和政務服務領域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收集問題線索130多個,查處問題36個。該市還持續完善政企溝通服務機制,召開9場政企懇談會,解決訴求問題165個,企業滿意率100%。建立“1+1+N”重點企業培育機制(1個市級領導、1個牽頭部門、N個責任單位),39名市級領導點對點跟蹤服務企業195家,協調解決企業用地、用工、用能、生產、流通、市場等重點問題。

  宜昌著力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2024年促成合作授信2848億元,全市新增貸款702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民營主體貸款增長12.9%。該市還深入開展不擔當不作為專項整治行動,推進強化政府履約專項行動,堅持曝光負面典型,市場主體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一批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宜昌市用真心出實招,讓市場主體獲得真金白銀的實惠?;萜笳摺霸品铡逼脚_高效運作,常態化為62萬家企業智能推送政策;惠企資金免申即享,符合條件的企業不需申請,財政獎補直達賬戶,數千家企業受益。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厚植了創業沃土,2024年全市凈增經營主體11.65萬戶,新增“四上”企業1460家,新增上市公司4家,總數達20家,吸引了騁風而來、萬華、多氟多等一批領軍企業投資,全市招商落地項目中近四分之一為存量企業追投、跟投。

  下一步,宜昌市將聚焦“政府服務環境、產業生態環境、社會生活環境”,努力推出更多惠企利民的改革事項,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創響“宜業”品牌,為宜昌市投入全省支點建設大潮提供最堅實的支撐。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