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銀川市兩級法院正式發布《服務保障民營經濟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白皮書(2020—2024)》(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銀川市兩級法院首次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主題發布白皮書。

  《白皮書》首次系統披露近5年司法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全景圖。數據顯示,全市法院5年審結涉企商事案件22.09萬件,通過柔性執行釋放企業資金23.6億元,營商環境司法指標連續兩年領跑全區。

  《白皮書》顯示,2020年至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商事案件38.5萬件,其中涉民營企業案件占比達58.1%,案由類型多達168種。值得注意的是,買賣合同、建設工程等合同糾紛案件占比75.18%,反映出市場交易活躍度與履約規范度存在提升空間。

  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建立商事案件預警機制,對涉企案件實行全流程提速,2024年涉企案件平均審理周期較2020年縮短26天?!痹撠撠熑私榻B,近年來,全市法院還通過創新“活封活扣”措施,共對132家企業的生產設備采取“動態查封”措施,保障正常經營的同時實現債權,累計釋放資金23.6億元;同時,建立西北首個企業信用修復“白名單”,對主動履行義務的371家企業提前解除限高令,助力“誠而不幸”企業重返市場;此外,成立專業化破產審判庭,適用簡易程序審結破產案件占比提升至65%,化解債務107億元,其中瑞美科藥業等12家企業通過重整重獲生機。

  2025年,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營商環境攻堅行動,將在全域推廣“銀法云”平臺,實現立案、調解、庭審等16項商事訴訟服務“一網通辦”,電子送達適用率提升至98%;并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商聯共建政務誠信訴訟協調機制,推動162件涉行政協議糾紛實質性化解,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在銀川經開區等四大園區設立“法企直聯站”,組建50人專家法官庫提供“訂單式”法律服務,全年計劃開展企業合規培訓40場。還將通過“護企2025”專項行動,將“辦理破產”“執行合同”兩項指標推進全國前十,重點推進個人債務集中清理試點、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實施細則等20項改革。值得關注的是,全國首創的“執行和解監管保險”機制將于6月全面落地,通過第三方擔保已幫助37家企業化解債務僵局。

  “法治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痹撠撠熑吮硎?,銀川法院將持續推進審判理念、機制、體系三重變革,為實施“五八”強首府戰略注入更強司法動能。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