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概況】
長沙海關認真落實海關總署黨委關于法治建設工作部署和海關法治工作會議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具體安排,堅持法治為民,深化拓展“關長送政策上門”服務,以“關長送法上門”為路徑,打造全鏈條法治服務機制,強化涉企訴求高效處置,推動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外貿質升量穩。2024年兩級黨委班子成員帶頭送法103次,推動解決問題116個,惠及企業300余家。相關經驗做法被海關總署《工作情況交流》《中國國門時報》等推介4次。
【重點宣傳內容】
?。ㄒ唬┮愿哔|量制度供給“固根本”。收集商品歸類、減免稅、商品檢驗、衛生檢疫、AEO認證等領域等共性執法問題,配套制作法規政策、典型案例等答復要點500余條,編寫《“關長送法上門”法治服務手冊》向企業發放,宣傳冊主要包括活動簡介、海關法律法規、新規速遞、典型案例、支持措施等內容,為隸屬海關持續開展活動提供最新普適模板,切實提升關區普法實效性精準度。
?。ǘ┮愿哔|量政策措施“穩預期”。全面宣講海關支持持續高質量發展各項改革措施,用好用足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不作價設備監管年限縮減等惠企政策,助企減負增效。綜合運用“線下解讀+線上直達”等方式,通過“關長在線訪談”等渠道開展多維精準普法,在湖南省直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政策宣講“先鋒直播間”宣講海關進出境通關政策,在線觀看人數創歷史新高。發揚基層首創精神,慎重監管創新舉措法律論證,申報的“內河運費扣減”等創新舉措在全國復制推廣。
?。ㄈ┮愿咚街贫刃烷_放“利長遠”。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經修訂的京都公約與海關制度研究》署級課題出版發行,促進社會公眾、行業內外對海關國際公約了解。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法律法規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制度型開放研究,我關承建的“中非SPS合作信息網”發布中非海關領域國際條約、法律法規160余部,今年4月被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納入全球發展項目庫成果庫。
【活動特點和效果】
?。ㄒ唬┚劢埂叭齻€靶向”,打造全鏈條法治服務機制。
聚焦發展所需。錨定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科創產業,制定產業普法清單,暢通企業點題、海關答題、破解難題的法治服務鏈條,在法治軌道上助力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聚焦企業所急。對于企業提出的重大問題和政策訴求,打破“簡單說不可以”的舊觀念,以法治化思維力求創新突破。今年4月,該關根據《海關總署關于規范加工貿易項下進口消耗性物料管理的公告》,將企業進口的關鍵磨料依法納入消耗性物料保稅監管,企業每年可節約資金超1100萬元。聚焦基層所盼。結合推進“國門衛士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組織梳理各領域操作指引137項,有效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選拔60多名懂法律、通業務、善普法的基層公職律師、業務專家充實普法講師團,將海關普法對象擴展到各地市主管部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園區管委會,行業協會等基層單位,“因人施策”投放普法資源,覆蓋受眾超2000人次。
?。ǘ┮劳小叭Яα俊?,強化涉企訴求高效處置。依托業務一線。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郵檢、旅檢、行政復議等領域為重點,建成“楓橋經驗”工作室10個,依托36名公職律師組成“關長送法上門”法律保障團隊,重點化解涉企行政爭議,2個爭議化解案例入選海關總署典型案例。依托職能監督。落實《海關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針對送法過程中企業反映的執法不統一、過罰不相當等問題,嚴格督辦落實行政處罰裁量基準,1篇涉檢重點法律條款分析文章在《海關總署文告》登載;建立涉企執法疑難問題共商機制,研討緝私案件“刑行倒掛”問題,區別共同走私行為情節及責任給予處罰,避免機械執法。依托府院共建。堅持“請進來+走出去”,聯合湖南省衛生健康、農業農村、林業等多部門開展國門生物安全暨海關公廨開放日公益普法活動,關領導到場參與,湖南大學法學院師生、湖南時務學堂研究會專家學者現場參加,活動情況被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國門時報、海關發布等多家媒體平臺刊發報道。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