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上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廣州市政務服務條例》新聞通氣會。
明確“一門辦理”“一窗辦理”
《條例》明確政務服務事項“一門辦理”,要求政務服務事項“應進盡進”;明確政務服務事項“一窗辦理”;規范線上線下融合辦理,要求提供政務服務的相關單位按照辦事指南要求全流程網辦,基本目錄和辦事指南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同源公布、同步更新,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的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
對未能一次性告知、不接收申請材料或者未按時辦結的情形,申請人可以到“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訴求;“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應當受理、轉辦、督辦并及時反饋辦理情況。強化數字賦能,持續精簡申請材料、簡化辦事流程、減少到現場次數。
周末、節假日提供錯時服務
《條例》著力提高行政效能,縮減等候時間。政務服務場所即時提供排隊辦理進度情況,供申請人查看、預判。政務服務場所應當根據服務對象實際需要提供工作日延時服務?!稐l例》規定相關單位通過周末、節假日錯時服務等方式提供急事急辦服務渠道。
明確政務服務如何利企
《條例》規范惠企利民政策服務。要求集中公布惠企利民政策,提供查詢、咨詢以及主動精準推送等服務;規范惠企利民政策兌現。將政策兌現事項納入全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統一辦理,主動匹配符合政策條件的主體,實現部分優惠政策免申即享。
群眾辦事更便利 營商環境更優
近年來,廣州市出臺了《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廣州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管理辦法》等多部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持續推進政務服務資源整合、流程再造、數據共享、業務聯動,全市政務服務環境持續優化,企業和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市人大常委會緊密結合廣州政務服務的優勢和特點,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群眾辦事關心什么、期盼什么,作出針對性規定,為政務服務的擴面提質增效消除瓶頸、疏通渠道,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廣州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積極支持配合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等部門貫徹實施《條例》,確保制度紅利落地見效,將《條例》列入廣州市2025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多渠道開展普法宣傳,擴大社會普及的覆蓋面。
打造最懂企業、最惠群眾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梁文謙表示,近年來,廣州市政務和數據局持續深化數字政府建設,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完成全國首個政務領域DeepSeek國產化適配
目前,數字化營商環境改革措施高效落地。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打造了全市企業服務總門戶—“穗@i企”平臺,匯聚企業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服務超過1.3萬項,集中發布了2000余個惠企利民政策事項。12345熱線連續5年獲評全國政務熱線質量評估“A+”等級。同時,廣州開通了全市統一預約入口,企業群眾可預約未來14天窗口服務,并通過延時服務、“5+X”工作日模式,解決企業群眾“工作日沒時間辦事、休息日辦不成事”的難題。
2025年1月,廣州市完成全國首個政務領域的DeepSeek國產化適配。目前,政務領域已全面鋪開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工作,在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等多個熱門政務領域進行探索應用。
“廣州市在‘穗@i企’平臺上線了‘政務地圖’,打開‘政務地圖’即可快捷獲取全市各級政務場所的地理位置、實景圖片、服務時間等信息,方便企業群眾就近或就快選擇辦事服務點?!绷何闹t表示。
“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式服務見行見效。目前,已上線24個國家“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同步推出拿地即開工、機動車年審換證等21個廣州特色“一件事”,平均減環節74%、減時間76%、減材料66%。
此外,推動307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市通辦”,與20個省內城市、35個省外城市以及香港達成合作,開通了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滿足企業群眾“一件事一次辦”“異地事就近辦”的需求。以上做法也在《條例》中進一步予以固化和推廣。
即將推出汽車平行出口、機場綜保區通關等涉企服務包
2025年是廣州政務和數據工作“提質創優年”。梁文謙表示,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將以《條例》的落地實施為主線,圍繞“營商環境改革一號工程”,全力以赴開展提質創優五大行動,即:數字廣州建設提標、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能、數字經濟發展提速、全域數字化轉型提效、數字服務提質,充分發揮政務服務和數據要素的雙重優勢,全面賦能“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提升“穗@i企”服務能力。構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企業服務機制,建立重點企業服務庫,為不少于2000家重點企業提供精準服務。編制“21+8”重點產業政策服務清單,強化“政策智算器”推廣和運營,讓用戶只要輸入企業相關信息,系統自動計算扶持政策和獎補事項,預估可申請的資助金額,更好地將企業從查找政策、研究政策中解脫出來,實現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
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實施政務人工智能+行動,全面加強人工智能在政務側的應用,打造主動推送、智能申報、智能審批等應用場景,以技術賦能政務服務,輔助高效快速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為廣大市民和企業提供更多便捷、高效、智慧的服務和場景。同時,深化智能預約、無障礙設施建設、排隊辦理進度查詢等政務服務場所綜合服務功能,屆時辦事群眾可以線上取號及時查看排隊進度,減少等待時間。
“體現廣州政務服務的溫度、速度和力度”
2023年,廣州市人大代表周小蓉等曾對市、區各大政務中心進行了調研,并提交了一份調研報告。此后,周小蓉代表參加了《條例》從政府起草到人大審議的全過程,先后參加7次立法座談會、調研活動等。
“以往政務服務存在高峰時段辦事等候時間長,有些急事、特事無法得到及時辦理,部分惠企利民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敝苄∪卣f,針對這些問題,《條例》規定實行排隊等候時間可預查預判,預約延時服務、周末節假日錯時應急服務;要求惠企利民政策集中公布、精準推送,主動匹配符合政策條件的主體,實現部分優惠政策免申即享等。
“這些規定,真正著眼于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便利,體現了廣州政務服務的溫度、速度和力度?!敝苄∪乇硎?。
南菱汽車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喬永超表示,從民營企業角度,他非常關注《條例》里提到的“一窗受理、并聯審批”,這樣由牽頭部門一次性申報,減少重復材料提交和跑動次數,非關鍵材料允許“先受理后補正”提高了現場辦理效率。他認為,《條例》為民營企業提供政策、金融、人才的全鏈條支持,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源匯聚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