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原有營業執照和免費印章基礎上,還增加了精心設計的‘開業賀信’和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的信用修復、企業年報、商標注冊、融資貸款、公積金繳存等政策服務指南,‘一站式’為新開辦企業貼心打包并贈送企業開辦必備的全套物品?!苯?,合川區市場監管局積極靠前服務,升級“開辦企業大禮包”,受到企業廣泛好評。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近年來,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構建分型分類精準培育機制、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機制,用情用心用力服務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強化“破壁清障”解憂

  讓經營主體“長得快”

  構建“渝悅易企辦”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重慶深化市場準入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迭代優化企業開辦“E企辦”,推行企業開辦、變更、遷移、注銷等14個“一件事一次辦”應用場景,完善川渝兩地市場準入異地同標機制,開展經營主體跨省域遷移登記集中攻堅試點,企業開辦“一日辦結”、高頻事項“一體聯辦”、遷移登記“一次辦理”、企業注銷“一網通辦”成為常態,實現從“多部門來回跑”到“一件事高效辦”。

  比如,大足區市場監管局推進“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改革,簡化流程至“一門、一窗、一網、一次”,減少申請材料90%以上,辦理環節和跑動次數減少80%以上,全流程在兩個工作日內完成。

  破除公平競爭區域壁壘。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公平競爭審查則是從源頭上規范政府相關行為,防止出臺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去年,重慶出臺全國首個省級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辦法,配套制定公平競爭審查會審工作規定、約談指引、抽查工作規則,形成“1+2+N”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制度體系,動態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309件,深化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改革,構建市域“無憂”、川渝“無礙”遷移服務體系,有力保護和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重慶在“破壁清障”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探索實踐中,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如川渝跨省域公平競爭審查互查互認獲國務院辦公廳推廣,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六?!蹦J将@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廣。

  健全經營主體發展質量評價體系。重慶主動加強經營主體發展質量指數研究,深化注冊登記監測預警閉環管理,依托經營主體發展數據監測模型自動預警數據異常情況,清理無效經營主體3.7萬戶。

  優化“無事不擾,有需必應”解壓

  讓經營主體“發展好”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聚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樹立“企業無小事”理念,做到“無事不擾,有需必應”。

  精準培育“助企”。構建個體工商戶分型梯次培育和分類多元培育機制,實施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5項賦能行動、30項改革措施,提供文件查詢、政策智配、精準推送等一站式服務,累計推動9054戶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構建個體工商戶融資信用評價體系,打造“渝個貸”專屬信貸產品,發放貸款76億元。截至3月底,全市經營主體總量達377.28萬戶、居直轄市第一,企業占比31.87%、居西部第一。

  規范秩序“護企”。深入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持續強化涉企收費監管,引導收費單位向企業退還各類費用606.18萬元。同時,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成運行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開展守護知識產權專項執法,為“重慶啤酒”等知名品牌挽回經濟損失上億元。

  多維幫扶“強企”。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深入實施優質企業培育“春筍”計劃,開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試點項目51個,創新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運用,制定推動千億級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10條措施,推動20項企業標準成為“領跑者”。出臺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激勵措施,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持續增強。

  細化“服務型執法”解難

  讓經營主體“變得強”

  重慶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著力優化專項整治(行動)事前、事中、事后統籌機制,加快“一業一查”跨部門聯合監管創新,開展“內部綜合+外部聯合”雙隨機監管,推行非現場檢查、掃碼檢查等新模式,以優質服務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推行事前數字化防控。重慶市市場監管局迭代升級“渝食安”“渝藥安”“特種設備在線”“山城有信”等重點應用,加快建設“渝企在線”“知識產權在線”等數字應用,運用“AI+隱患治理”“語音+整改督促”“數字+風險防控”等非現場監管方式,無需進門就能實現85%以上涉企風險隱患線上自動預警、線下同步整改。食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2個數字化改革案例獲評第二屆全國數字化監管典型案例,“校園食安”智慧監管經驗獲全國推廣。

  推行事中靶向式監管。重慶推行“沙盒監管”,將41個區域劃入“區域沙盒”、13.7萬戶經營主體納入“信用沙盒”。豐富包容審慎監管手段,助力新經濟創新、規范、安全發展。創新“渝悅益企報”改革,拓展“多報合一”部門和事項。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標準體系,實現多個監管任務“一單統管、一體聯動、一次查完”,減少經營主體重復檢查6215戶次。

  推行事后服務型執法。重慶建立涵蓋市場監管全領域的掛牌督辦通知書、約談通知書、整改通知書和提醒督促函“三書一函”制度。創新推行行政處罰裁量“五個維度”,梯度細化減輕、從輕、一般、從重四個階次的行政處罰裁量標準。出臺加強服務型執法的指導意見,建立實施行政處罰決定書、信用修復告知書、信用合規建設指南“三書同達”機制,制定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14類87種、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3類45項,依法對3662件輕微違法案件不予處罰、2230件案件不予實施強制措施,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