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1場,介紹臨沂市優化營商環境賦能機制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居學軍(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市政府辦公室堅持問題導向、有解思維、系統集成,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項目服務保障、規范涉企行政檢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賦能機制改革,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堅持把“用戶思維”融入改革全鏈條,從群眾和企業視角去想問題、辦事情,持續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構建高效推進機制。將“高效辦成一件事”納入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市政府工作報告》,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門研究,高位推動、頂格推進。建立“市級領導領銜、責任單位牽頭、工作專組推進、市縣垂直到底”的責任體系,完善走流程、辦件回訪機制,每月晾曬工作成效,領導干部親身體驗辦事流程,及時發現整改問題。全面落實規定動作。扎實推進國家部署的21個、省市推出的100個“一件事”任務,實行一表申請、推行一窗受理、強化數據賦能,申報材料、辦事環節、服務時限分別壓減37%、53%、73%。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報裝“一件事”、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被相關部門推廣。創新做精自選動作。圍繞商城國際化、園區服務、新領域新業態等方面,推出18個定制化“一件事”服務場景。如直播電商“一件事”,將7個事項整合為“一件事”,申報材料由19份精簡至4份,在直播電商園區設置政務服務站點,申請人“跑一次、進一門、提交一套材料”就能“一次辦好”,辦理時間由5個工作日縮短至2個工作日。

  二是做優重點項目服務保障。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資源圍著項目轉,全力推動項目“早落地、快達產”。精準“引灌”金融活水。組織金融機構提前介入重大項目,做好融資服務保障,實行“一項目一主辦行”,全過程動態跟蹤服務。構建“信貸+”服務模式,組織“市行行長縣區行”活動,開展行業銀企對接活動,精準滴灌項目。2024年銀行機構支持項目金額超400億。高效集約保障供地。全面推行“標準地”出讓,全市共出讓“標準地”307宗、1.7萬畝,居全省第一位。在全省率先階梯式下調年期修正系數,降低企業拿地成本。2024年,全市彈性供應土地46宗、面積1689畝,為企業節省成本1700余萬元。引育并重匯聚人才。出臺“人才十條”,新建“人才飛地”9個、累計達到58個,招引高端人才團隊45個、各類亟需人才400余人。推廣職業教育“企業+專業”培養模式,實施技能人才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和聯合培養,每年培訓10萬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1萬人以上,緩解企業用工難等問題。

  三是嚴格規范涉企行政執法。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執法不規范、多頭執法、小過重罰等突出問題,選準切口、系統治理,用心回應企業關切。規范入企檢查。在全省率先搭建涉企聯合檢查平臺,將35個部門、222個監管事項納入部門聯合抽查范圍,實行掃碼入企,做到“事前報備、事中聯合、事后監督”,2024年開展聯合檢查1.2萬次、月均檢查數下降35%,初步解決多頭執法等企業痛點?!度嗣袢請蟆奉^版、《山東新聞聯播》對此進行專題報道。推行“有溫度的執法”。推行涉企合規指導,編制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指導清單252項,幫助事前防范違法風險。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擴大“輕微違法不罰”“首次違法不罰”清單范圍,由市場監管、交通等4個領域擴展到28個領域,事項由552項增加到1097項。推動分級分類監管。強化企業信用風險分類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融合應用,在安全生產、生態環境、勞動保障、建筑市場等30余個行業領域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對不同等級的企業開展差異化監管,企業監管更加精準高效?!半p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直播帶貨信用監管”被評“新華信用杯”全國優秀案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予以推廣。

  下一步,市政府辦公室將錨定“走在前、進位次、提水平”,緊扣優化營商環境賦能機制改革“1條主線”,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聚焦企業和群眾關心的商貿物流、民生小店等重點領域,持續推出新的“一件事”服務場景,打造至簡至快的服務模式;完善項目“一致性清單”,用好領導幫包、問題會商機制,為項目建設提供全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服務;深化涉企執法改革,對企業實施包容審慎、分級分類監管,推行“綜合查一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答記者問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提問:“高效辦成一件事”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臨沂作為民營經濟大市,請問今年在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提升涉企服務效能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趙從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三級調研員):

  “高效辦成一件事”是指通過流程整合、數據共享等方式,將多個部門關聯的“單事項”整合為企業群眾眼中“一件事”,實現“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臨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要求通過改革綜合壓減申報材料、辦事環節、服務時限、跑動次數50%以上。2025年,我們將圍繞全市“投資、工業、外貿”等重點領域,新打造“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跨境貿易經營”等10個涉企服務“一件事”場景,著力解決企業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門檻多、手續繁、成本高、時限長等問題。比如,為推動項目快落地、快投產、快見效,我們將打造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一件事”,通過提前介入輔導、強化聯合會商、精簡材料流程,著力解決項目手續辦理周期長、材料多、往返跑等問題。又如,圍繞服務全市“量質齊升、萬億工業”目標,我們將打造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一件事”,合并辦理“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備案、一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申請、工業技術改造項目獎補申報”等關聯事項,大幅壓減工業企業技改審批時長和辦事成本,助力全市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再如,聚焦服務全市跨境貿易經營主體,我們將聯合海關、商務等部門,推出跨境貿易經營“一件事”,將原來需要外貿企業跑多個部門辦理的“市場采購主體備案、海關進出口收發貨人備案、電子口岸制卡申辦、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備案、跨境電商企業報文傳輸編碼(DXPID)申報”等事項集成辦理,進一步降低全市跨境電商、市場采購、一般貿易等不同類型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外貿領域準入準營服務效能。

  魯網記者提問:剛才介紹總體情況時提到了重點項目服務“一致性清單”,請問主要從哪些方面為項目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務?

  付用鋒(市重點建設項目服務中心副主任):

  為統籌做好項目建設服務保障工作,臨沂市聚焦“信息數據共享、資源配置優化、服務效能提升”,創新整合了項目建設涉及的用地保障、手續辦理、融資需求等要素信息,形成“一致性清單”,統一調度管理、動態共享更新,各服務保障部門對清單內節點落后、要素需求突出的項目“精準把脈”、“靶向發力”,提級提速手續辦理,加速破解項目問題制約。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去年共有313個省市實施類重點項目納入“一致性清單”服務保障,幫助項目完成融資授信74.7億元、保障項目用地1.1萬余畝。本著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的原則,今年已將364個省市重點項目全部納入“一致性清單”服務保障,同步共享至市委金融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等部門,截至目前,已幫助項目完成融資授信53億元,保障項目用地2967畝。為加力推進項目建設,下步我們將持續優化“一致性清單”服務保障:一是拓展服務范圍。將目前服務范圍由省市重點項目逐步擴大至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二是強化問題會商。依托重點項目會商機制,對清單問題訴求定期梳理,按照“市縣聯動、條塊結合、分級負責”的原則,實行“問題分類、清單交辦、跟蹤調度、辦結銷號”的閉環式處置,加速推進項目建設。三是優化信息賦能。優化“沂蒙紅”投資項目數字化服務平臺功能,與“融沂通”互聯貫通,將項目土地、資金、手續等要素信息統一模板采集、統一時間調度,實現全流程數據共享,推動職能部門從基層要數據到清單查數據的轉變。依托“一致性清單”服務保障機制,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齊抓共促的項目推進合力,有力保障重點項目加快實施,奮力實現全年省市縣重點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雙過百”。

  經濟導報記者提問:司法行政部門承擔的改革任務主要是聚焦當前我市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存在檢查事項多、頻次高、隨意性大、第三方服務機構變相檢查等突出問題提出,請介紹一下司法行政部門在推動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方面都有哪些具體舉措。

  孫?。ㄊ兴痉ň贮h組成員、三級調研員):

  去年以來,我市在全省率先搭建臨沂市涉企聯合檢查平臺,入企檢查頻次同比壓減35%,企業對行政執法工作的改進感受度為97.3%,對行政執法工作的滿意度穩步提升。今年,省里推廣我市經驗做法,在全省統一部署了涉企行政檢查平臺,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執法與服務共同提升的工作理念,持續深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全力打造“管住風險、無事不擾、企呼我應”的監管新常態。

  1.實施分級分類,全面推行差異監管。制定出臺《臨沂市企業分級分類監管辦法》(試行),統一明確分級分類標準,推動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對監管企業進行科學分級分類,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合理確定抽查比例、檢查頻次和檢查方式,開展差異化監管,鼓勵引導企業合法合規經營,確保該檢查的檢查到位,不該檢查的嚴禁檢查,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2.推動檢查聯合,持續壓減入企頻次。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依托全省涉企行政檢查平臺,創設一批“綜合查一次”應用場景,全面加強檢查計劃統籌,內部外部協同聯動,推動健全部門內部聯合機制,牽頭整合各部門對同一企業的檢查計劃,能壓減的一律壓減,能合并的一律合并,確保今年入企檢查頻次再壓減20%。

  3.依托科技驅動,數字賦能規范檢查。扎實推進全省涉企行政檢查平臺常態化應用,部署全市涉企執法檢查“一張網”,加快全市涉企行政檢查標準化、規范化、數智化建設。將各級執法檢查行為、非執法入企行為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實行“事前備案、計劃聯合、掃碼入企、全程留痕、事后評價”的行政檢查新模式。加強平臺使用培訓和宣傳推廣,暢通平臺滿意度反饋渠道,會同紀檢監察機關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有碼不掃、有查不報的嚴肅查處。

  4.開展專項行動,強力糾治檢查頑疾。上周,全市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召開,我市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正式啟動,本次專項行動聚焦亂收費、亂檢查、亂罰款、亂查封等7個方面執法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整治。下一步,將把“亂檢查”整治作為專項行動攻堅項目,面向社會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發布通告公告廣泛征集問題線索,聯合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個案監督,持續嚴格管控“亂檢查”,真正做到讓企業群眾可感可及。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