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4月21日發布中國一季度經營主體發展“成績單”——全國新設經營主體606.3萬戶;新設個體工商戶394.9萬戶;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在冊“四新”經濟企業2491.8萬戶,同比增長6.2%……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季度多種經營主體均呈現穩定增長勢頭,多種所有制企業發展態勢良好,顯示市場預期持續改善,企業投資信心有效提升。

  預期改善結構更優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新設經營主體606.3萬戶中,新設企業210.0萬戶,新設個體工商戶394.9萬戶,新設農民專業合作社1.4萬戶,多種經營主體均呈現穩定增長勢頭。

  看類型,民營企業發展呈現強大韌性。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三年平均增速。截至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過5700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3%。

  看態勢,個體工商戶展現出充沛的內生動力。一季度,全國新設個體工商戶394.9萬戶。其中,第一、二、三產業新設數量分別為26.3萬戶、19.3萬戶、349.3萬戶。截至3月底,第三產業個體工商戶達到1.11億戶,占個體工商戶總量的比例接近九成。

  看信心,市場預期持續改善。一季度,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2603家,同比增長4.3%,3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3.2%?!岸喾N所有制企業發展態勢良好,顯示企業投資信心有效提升?!眹沂袌霰O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說。

  一季度,第一產業新設經營主體32.2萬戶、第二產業新設46.8萬戶、第三產業新設527.3萬戶。截至3月底,全國在冊“四新”經濟企業2491.8萬戶,同比增長6.2%,占企業總量的40.1%。這些,意味著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民營經濟向新向好

  縱觀一季度全國經營主體發展態勢,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表現尤為矚目。

  新質生產力成為民營企業發展新亮點。一季度,全國新設“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民營企業83.6萬戶,占同期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四成以上,同比增長1.4%。其中,互聯網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增長最快,達到18.0%。新設“數字經濟”民營企業27.4萬戶,占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13.9%,其中的“數字產品服務業”增速最快,幾乎是去年的2.5倍。截至3月底,全國“四新”經濟民營企業共2267.8萬戶,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

  民營企業展現強大創新活力。通過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轉型和全球化布局,民營企業持續提升競爭力。今年一季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設民營企業9.4萬戶、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設4.6萬戶、人工智能軟件研發類新設25.4萬戶、銀發經濟類新設超過1萬戶。此外,在民用航空、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等領域,民營企業均展現出充沛活力。

  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成效凸顯。截至一季度末,各地已完成分型判定“生存型”個體工商戶6438.2萬戶、占比83.1%,“成長型”個體工商戶1004.1萬戶、占比13.0%,“發展型”個體工商戶304.2萬戶,占比3.9%。全國已認定14.2萬戶“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胺中头诸惡途珳蕩头龅娜嫱七M,為推動幫扶政策靶向發力、精準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個體工商戶梯度成長注入新動能?!眹沂袌霰O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說。

  優化服務激發活力

  一季度,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有力支撐經濟平穩起步。如何更好激發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介紹,一季度,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企業生產的積極性增強,經營效益平穩增長,展現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韌性和活力,有力支撐工業經濟平穩起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工信部聚焦中小企業的痛點和難點,著力推動了“兩優化、兩促進”大力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兩優化”指的是優化營商環境、優化助企服務。

  在營商環境方面,工信部圍繞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的問題,推動修訂了《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進一步明確了款項支付的時限,加大違法處罰的力度,通過建立國家統一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投訴平臺、加強函詢約談和督辦通報等監督管理措施,切實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在助企服務方面,工信部會同16部門聯合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提出73條具體的服務舉措。進一步完善中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新上線的“找模型”板塊,加強個性化、精準化服務,截至目前服務網已累計服務企業102萬家,提供專精特新,規模、類型等免費自測服務54000多次。會同14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中小企業提升合規意識加強合規管理的指導意見》這個文件,提升中小企業風險防控能力。推動各地結合實際,加強出海服務系統化的供給,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暢通信息渠道。

  關于“兩促進”,一是指促進專精特新發展,組織對10余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行具體畫像、全面評估,幫助企業融資增信。同時,對31個省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情況進行了量化評價,引導地方加大梯度培育和服務的力度。二是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目前已培育認定了國家級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300個,推動各地培育省級集群1100多個。去年,300個國家級集群共創造產值8.7萬億,近三年產值年均增速達到了13%,在培育優質中小企業、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謝少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服務和管理并重、發展和幫扶并舉,持續健全法律政策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開展“專精特新”夯基提質年行動,加強數字化轉型、引才育才、投融資等服務,有力支撐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落實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大力保護知識產權,強化行政執法監督,依法維護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好營商環境。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