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寶塔區立足區域生態資源稟賦,持續優化林業領域營商環境,以創新思維破局開路,聚焦“五個靠前”工作法,構建起“全鏈條服務、全要素保障、全周期護航”的林業服務體系,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注入綠色動能。去年以來,服務重大項目41批次,申報、轉報、審批各類征占用林草地手續93宗,省級批準各類建設項目用地40宗,其中,長期用地項目28個,臨時用地項目12個。
站位靠前,夯實營商環境工作基礎。始終把優化林業營商環境工作擺在首位,創新建立“雙方案+專班制”推進體系,形成“周調度、月分析、季評估”閉環機制。立足發展大局,凝聚思想共識,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引領高水平保護,動態監管轄區303家涉林企業,完成營造林(草)20.98萬畝,筑牢綠色發展基礎。
宣導靠前,營造親商安商良好環境。打造“線上+線下”立體化宣傳矩陣,依托“寶塔林業”公眾號開設“政民互動”“政策法規”專欄,精準推送惠企惠民政策。常態化開展林業資源保護“七進”活動(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林區),積極幫助企業做好森林防火、安全生產等工作,為涉林企業、造林大戶提供林業技術支撐和信息服務,扶持石窯灣村發展“庭院”經濟,栽植李子、大杏、夏梨等1000余株。倡導推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義務植樹120余萬株,引導企業群眾共建生態宜業宜居環境。
服務靠前,破解涉林企業發展難題。持續護航涉林企業健康發展,從市場主體需求出發,創新開展“上門三送”(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活動,建立主要領導聯系重點企業機制,不定期召開座談會,為重點項目提供林地報批咨詢,解決項目資金申請、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用地等“痛點”“難點”“堵點”問題29個。建立“事前服務審查、事中指導監管、事后評估追蹤”工作機制,扎實推行“一次性告知+容缺辦理”審批服務模式,升級“無假日24小時”“領辦代辦制”綠色服務,全方位全周期為項目建設提供政策支持、技術服務、要素保障。
能力靠前,助力企業綠色轉型。創新舉辦“寶塔林業大講堂”22期,推進“四學四比四提升一爭當”和“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練兵”活動,先后邀請黨校講師、技術骨干、法律專家等行家里手,為領導干部“講思路、教方法”,選派優秀干部參加中省業務學習交流活動,強化領導干部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能力水平。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聚焦林下經濟發展,積極拓寬“兩山”轉化路徑,與科學院校、企業聯合開展松杉靈芝試驗,初步實現松杉靈芝仿野生栽培,為林下產業發展提供新路徑。
監督靠前,打造風清氣正營商環境。建立信訪工作制度,進一步優化企業群眾來信來訪的接待與處置流程,明確工作責任,強化落實執行,切實維護企業和群眾合法權益。堅持依法高效、精準施策,用心用情解決好企業和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信訪突出問題,為構建法治公正、便民利企的營商環境提供堅實保障。 聚焦涉林手續審批、涉林企業監管收費等關鍵環節,深入開展常態化自查自糾,及時發現并化解可能影響林業發展、損害營商環境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堅決清除“絆腳石”,持續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強的紀律支撐,推動形成清正廉潔、高效務實的服務氛圍。
下一步,寶塔區將積極面對新時代林業發展的新要求,充分發揮本土林業資源及特色產業優勢,積極培育生態旅游、生態康養、森林研學、林下經濟等新業態,加快林業產業轉型升級;深化林業領域“放管服”改革,將“被動管理”變為“主動賦能”,提升林業服務保障效能,培育產業發展沃土,守護生態底色,用林業智慧和力量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彩。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