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找到與自貿試驗區標簽相關結果 16篇
天津自貿試驗區推動數據合規與跨境流動政策落地
記者24日從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局獲悉,為推動自貿試驗區數據合規與跨境流動政策更好落地,進一步促進企業數據安全有序流動,連日來,天津自貿試驗區會同有關部門整合各方面資源,通過政策宣講會、“一對一”企業輔導、設立數據跨境流動服務專區等方式,為天津自貿試驗區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和申報輔導服務,助力企業切實用好自貿試驗區企業數據分類分級標準規范和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政策,實現數據跨境便利流動。
省商務廳:將廣東自貿聯動發展區打造成為拓展經濟縱深的主陣地
6月19日,2024廣東自貿試驗區自貿聯動發展區專題推介會(以下簡稱“2024廣東自貿聯動發展區專題推介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全省首創的“集成式用海審批服務新模式”
近年來,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立足國家賦予的海洋特色戰略定位,聚焦海洋強省示范區建設,在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始終走在前列,“全省首創集成式用海審批模式”就是在提升用海項目要素服務保障方面的一項突出成果。
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市場監管執法有了“觀察期”
近日,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發布《關于推進市場監管領域執法“觀察期”制度試點的意見》,為企業創造更包容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廣東經驗對新疆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啟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積累了豐富的有效經驗,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新疆自貿試驗區提供可參考借鑒的示范樣板
崔凡:“負面清單”讓營商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擴大開放還需對標更高規則
發軔于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制度,給我國帶來了哪些改變?由負面清單開始,自貿試驗區還試出了哪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我國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還需進行哪些努力?記者對崔凡進行了專訪。
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召開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成果發布會
9月27日下午,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召開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成果發布會。本次活動是濟南片區掛牌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動,主要圍繞獲批三年來濟南片區法治創新工作,發布濟南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成果,總結成功經驗,探討濟南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方向與路徑,打造自貿濟南法治創新品牌。
杭州:圍繞五個“數字”差異化探索自貿試驗區實現路徑
在自貿試驗區建設中,杭州以數字貿易、數字產業、數字金融、數字物流、數字治理為重點,重點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全球一流的跨境電商示范中心和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精準發力。在自貿試驗區帶動下,2022年1-7月,全市實現數字貿易額1160.8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量4278億元,分別占全省總量的41.8%和54.5%。
浙江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多措并舉助力發展
浙江自貿試驗區積極推進營造高效便利的營商環境、著力推動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各片區積極服務企業,多措并舉助力發展。
累計203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 廣東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動能釋放
制度創新動能的充分釋放,正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叭ツ晡覀冊谌椭仆茝V了13項改革創新經驗,今年部署13個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復制推廣62項最新改革創新成果?!?月18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自貿辦主任張勁松介紹,截至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在全省復制推廣了203項改革創新經驗,發布了245個制度創新案例。
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發展活力
2019年8月30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以下簡稱“南寧片區”)揭牌運行,成為新時代首府南寧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這些年來,南寧片區切實擔起廣西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重任,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改”出了市場的認可度和企業的獲得感。
山西:7年完成230余項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事項
山西省建立了完善的復制推廣工作協調機制,實施項目臺賬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國務院要求的前五批復制推廣任務我省共安排86項,已全部完成。第六批我省共安排31項,已完成6項。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制度創新經驗兩批已完成141項。在推廣復制實踐中,我省還總結提煉出18個成效較為突出的典型案例?;钣脤氋F經驗,走出山西路徑,我省在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后監管等領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解讀 問答《關于在北京自貿試驗區內申請勞務派遣經營許可實行告知承諾制的通告》
解讀 問答《關于在北京自貿試驗區內申請勞務派遣經營許可實行告知承諾制的通告》
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自掛牌成立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和最高標準國際經貿協定,借鑒國內實踐案例,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為工作導向,努力成為全省最優最具示范效應、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營商環境高地。截至2020年12月底,昆明、德宏、紅河3個片區增量市場主體已達6萬戶。3個片區共辦理“證照分離”涉企經營許可事項16702件,為企業大幅降本增效。
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發布首批制度創新案例 全國首創跨境“淘電”模式
日前,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發布首批3項制度創新案例。其中,昆明電力交易中心打造的跨境“淘電”模式為全國首創型舉措,目前已有來自老撾、越南、緬甸3個國家的100余家售購電主體入場交易。其他兩項是:以“全覆蓋自查+第三方評估”為核心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和打造云南民族藥協同研發聯合體。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制度創新部副部長董佳介紹,這些案例均具有首創性、集成性、差異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