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專家解讀《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5)》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提振社會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后勁的重要抓手,是廣大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經營主體非常關心、很有體感、始終有很高期待的大事要事。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聚焦經營主體關心關切,充分生動地展示了2024年全國層面營商環境各領域進展成效。報告內容豐富翔實,既專業又易懂。通過報告,我們可以看到,“更好的營商環境”之“更好”,正在以這樣幾個方面的“更”體現出來——

  更系統:秉持系統觀念,作出多維度努力

  《報告》本身的寫法,就體現了一種很有“代入感”的系統性:按照企業從設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分成“進入市場”、“要素保障”、“經營環境”、“糾紛化解”、“企業退出”等5個部分。

  這是《報告》的寫法,更是實踐的邏輯。營商環境如何,對經營主體來說,不是泛泛的概念,而是隨著自身的發展,在不同階段,具體感受到與之相關的“環境”。

  圍繞“進入市場”,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再造企業開辦流程,優化場所獲取方式,提高市政服務效率等,是關鍵著力點。

  圍繞“要素保障”,加強金融工具創新,推動就業供需匹配,促進技術要素轉化,釋放數據要素潛能,2024年進展頗豐。

  圍繞“經營環境”,深化公平競爭治理,完善招標采購機制,強化信用體系建設,改進監管執法方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稅費支持政策,優化電子支付體系,深化通關模式改革,從八個方面著力,也恰可從這八個方面給“環境”畫像。

  圍繞“糾紛化解”,完善訴訟服務體系,健全多元解紛機制,優化公共法律服務,這些努力能夠依法有效維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以法治的確定性提信心、穩預期、促發展。

  圍繞“企業退出”,健全企業破產機制,優化注銷登記流程,在2024年有很多努力、很大進展。完善企業退出制度,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

  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需始終秉持系統觀念,作出多維度的系統性努力?!笆袌龌?、法治化、國際化”就是富含系統性的要求?!秷蟾妗分卸啻翁峒皣@營商環境建設的跨部門協調協同,這是帶著系統思維的積極作為。而歸根結底,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穩定透明規范可預期的法治環境、開放包容非歧視的國際經濟合作環境、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相互作用、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營商環境的“四梁八柱”。

  更可預期:讓“預期”煥發生產力

  對經營主體來說,更好的營商環境,一定是“更可預期”的環境??深A期,才敢于把自己的事業,放到這個環境里去創造、延展、生長。如何讓營商環境“更可預期”?通過《報告》,能看到三方面不斷加深加厚的作為:

  ——制度建設帶來更多“可預期”。制度建設,貫穿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所有方面,當然也貫穿于《報告》全篇。制度建設,體現著方向感明確篤定的價值追求,體現著不斷建立、不斷完善的實踐邏輯。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的這四塊“基石”,正日益鞏固其“根”,也不斷伸展其“枝葉”。

  ——法治化帶來更多“可預期”。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是制度建設范疇里最具基礎性的部分。2024年,我國圍繞企業制度、產權保障、交易規則、市場準入、政府權力規范等方面,相關的法律制度安排進一步完備。

  ——穩定前行的“勢”帶來更多“可預期”。更好的營商環境,不是一天建成。相關努力能否在前行中形成一種穩定的“勢”,至為關鍵,也必然作用于預期。比如,《報告》中提到,“截至2024年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歷經3次修訂,清單事項數量縮減至117項”。自2018年首版清單以來,“清單越縮越短、市場越放越活”之勢,清晰可見。而就在《報告》發布之際,第四次修訂又“如約而至”,清單事項進一步縮減到了106項。

  更精細:“更好”來自于“更貼近”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更好的營商環境,一定是更加具有“精細化”特征的環境。

  認識廣大經營主體,就要帶著更精細的視角。同為經營主體,有大塊頭也有小店鋪,有百年老店也有業界新兵。它們身在千行百業,承載著數以億計的勞動者。經營主體的關心關切,既有內在相通的共同期待,也有各不相同的個性期待。

  服務廣大經營主體,就必然要做得“更精細”。通過《報告》可以看到,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的5個部分里,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各方面努力中,遍布著精細化的實踐。四川深入推進運輸企業和餐飲店開辦“一件事”,將辦事場景細分為多種情形,差異化設置辦理流程。上海法院推進現代化數字執行,通過場景建設、數字建模,讓工作的“顆粒度”更精細,破解查人找物難題。在遍及全國的公平競爭審查中,2024年,修改調整政策措施7312件,提出審查修改意見近6000條,“剛性約束”具體落實在精細化的審查中。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更好的營商環境,意味著除了更系統、更可預期、更精細,“土壤”里還正在添加很多的“更”:

  ——更貼近,貼近廣大經營主體,了解他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急難愁盼;貼近高質量發展的前沿、一線、基層,在經濟活動的具體環節里,去細細打磨與之相適應的營商環境。

  ——更便捷,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有序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各方面工作,在效能提升上作出務實的努力。

  ——更均衡,在充分支持、做好服務與完善監管上把握均衡。

  ——更主動,積極作為、主動作為,想經營主體所想,急經營主體所急,想在前、謀劃在前、服務前置。

  ——更堅韌,咬定努力方向,明確目標任務,日積月累,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ㄖ袊l展改革報社副社長 楊禹)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低空經濟、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數字企業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