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找到與廈門市標簽相關結果 16篇
廈門湖里:提升城市“智”理水平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近年來,廈門市湖里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湖里區城管執法局)積極探索城市治理新途徑,大力提升城市“智”理水平,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建輝: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助力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廈門扎實推進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各項工作,成為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未來,廈門市還將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福建日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建輝。
廈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加快推動不動產領域改革創新
近日,廈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召開2025年度工作部署會,全面梳理2024年的成績,謀劃新一年工作方向,持續改善登記服務軟環境,為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提供有力支撐。
廈門不動產抵押權注銷登記“申請即辦結”模式獲全省推廣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有關通知,明確在全省復制推廣第十批28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廈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率先推行的不動產抵押權注銷登記“申請即辦結”新模式上榜。
廈門市:編創“企業創新稅收指數” 助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對轄區2109戶創新企業的調研中發現普遍存在“企業創新缺要素、各方幫扶缺導航”難題。為此,廈門稅務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指示精神,以火炬高新區為試點,聯合復旦大學公共績效與信息化研究中心、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共同編創發布“企業創新稅收指數”。
廈門市不動產登記持續“數字賦能”優化營商環境
7月1日起,福建省廈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開展新建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住宅)智能審批工作,旨在提高全市房屋交易管理服務效能,拓寬高頻業務智能辦理覆蓋范圍,進而提升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購房群眾獲得感。
“只填一張表、一次不用跑” 廈門首例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辦結
作為廈門市今年首批35項營商環境提升重點任務之一,推進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迎來新進展。近日,廈門首例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辦結。
廈門市檢察院發揮檢察職能法治護航營商環境
近年來,廈門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大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厚植新發展理念,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持續做實依法全面平等保護,全力打造護航民企行穩致遠的“廈門檢察”樣本,為加快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檢察力量。
廈門營商環境指標連續五年全省第一
從市發改委了解到,省發改委運用數字化監測督導平臺對九市一區2023年度營商環境工作進行了全面監測督導,廈門位列全省第一。這也是廈門營商環境指標連續五年位列全省第一。
廈門湖里區堅持“三個著力” 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
近年來,廈門市湖里區持續發力,加快推動“兩高兩化”中心城區建設,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廈門市積極探索外事智治新模式
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外事智治新模式,2022年以來,廈門市外辦以提升外事“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力為抓手,抓實重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通過對因公出入境各業務版塊的在線申報系統進行全面整合,于2022年5月27日全新上線廈門市外辦出入境管理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三網合一”共享外事信息,開啟因公出國、APEC商務旅行卡、外國人來華邀請“遠程辦”“線上辦”等優化營商環境便利化服務事項,實現外事為民惠企“零距離”,促進外事管理智慧化、精細化、數字化,讓市民及企業體驗到更多獲得感、更高滿意度。
廈門市深入落實一體化政務服務要求 全面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
近年來,廈門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嚴格落實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建設要求,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積極開展探索和實踐。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市場主體穩步增長
2019-2021年,廈門連續三年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營商環境全部18個一級指標均獲評“全國標桿”,14個指標進入全國前十。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的地方”,獲得督查激勵;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由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的“開辦企業”“市場監管”和“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三項指標均成為全國標桿;在全國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中名列前茅。
福建廈門市營商環境體驗活動常態化 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廈門市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圍繞福建全省打造“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便利福建”總體目標,以發現廈門全市營商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為導向,探索建立了每季度一次的營商環境常態化體驗工作機制。
廈門:優化推廣營商環境監督聯系點制度
近日,廈門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梳理營商環境監督聯系點企業,對不能發揮作用的企業擬不再續聘,為在新一年度更好地發揮營商環境監督聯系點制度作用提前做好“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