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找到與互聯網+標簽相關結果 125篇
國脈智庫《數字政府周刊第121期》—“互聯網+”視角下地方政府政務服務能力建設研究
《數字政府周刊》每周1期,每年48期,內容包含數字政府、營商環境、互聯網+政務等方面政策、動態、優秀案例、理論探討、行業專題等內容。
福建省政務移動辦公統一平臺開通
26日,福建省政務移動辦公統一平臺閩政通辦公APP在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通上線。目前已聯通13個省級政務部門,接入3個地市級應用,20多個省級政務應用。
重磅!2021年中國及各省市數字經濟政策匯總(全)31個省市規劃側重點各不相同
自2015年我國提出“國家大數據戰略”以來,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政策不斷深化和落地,2017年以來,“數字經濟”已經連續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藍皮書:中國地方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發展報告(2020)》發布
12月8日訊 電子科技大學智慧治理研究院、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機構今日聯合發布了《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藍皮書:中國地方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發展報告(2020)》。
“互聯網+”時代的地方政府治理創新
“互聯網+”深度重構了經濟社會發展方式, 給地方政府治理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新形勢下, 地方政府要認清“互聯網+”時代既有治理結構面臨的嚴峻挑戰, 正確理解“互聯網+”的深遠影響, 并及時更新價值理念, 重塑政府治理的體制機制和運行過程, 積極運用新媒體、網絡平臺、大數據、智慧城市等信息技術變革治理手段, 從而以政府自身治理能力現代化來推動經濟社會的現代化發展。
通關便利度再升級北京海關推進預裁定服務
在國際貿易中,不斷出現的新商品、新設備,給進口報關時的商品歸類帶來難題。2020年,北京海關推進預裁定制度,企業在商品尚未進口前,就可通過海關電子口岸或“互聯網+”平臺提交預裁定申請,使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深度融合“互聯網+” 長沙打造科技政務服務“高速路”
最新科技政策、重大科技項目,長沙科技網統統一“網”打盡;先進科技成果、實用科技信息,科技成果轉化信息服務平臺架起企業與高校的“鵲橋”;還有科技助農直通車網站及小程序,讓農民隨時隨地在“云端課堂”“充電”……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委編辦四舉措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
為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委編辦嚴格對標表,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切實提升權力事項辦事指南準確性及辦事服務可用性,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大提速、再提質。
大數據的時代躍遷——“智慧化”市場到底智慧在哪里?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日漸成熟,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為核心技術熱詞逐漸被各類領域所熱捧,現代社會進入到了信息高速膨脹的“大數據”時代。
上海靜安區:黨建網格+“數字駕駛艙”讓社區治理更智慧
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辦事處一間大辦公室內,一個“數字駕駛艙”的幾塊大屏占據墻面。超過1000萬條民生數據在“艙”內打通,并在社會動員、服務找人、應急救援等8個領域拓展出57類應用,使“站在數字上治理社區”成為可能。
廣東政務服務網上線兩周年,業務辦理量累計超1.92億件
到今年 9 月 20 日,廣東政務服務網上線已兩年,廣東政務服務網提供了豐富的服務事項,包括就業、生育、教育、戶籍、出入境、營商等 115 萬項政務服務事項。覆蓋多維的服務層級,深入省、市、縣、鎮、村五級,涉及 21 個地市, 5700 個市、區、縣窗口,2.7 萬個鎮街村居,7.2 萬個實體窗口,擁有廣泛的服務受眾,為全省個人、法人、社會團體等提供服務,業務辦理量累計超 1.92 億件,訪問量累計超 5.72 億次。
政府工作報告傳遞“云上中國”新動向,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冢赫辗涨耙浦辽倘σ痪€
“本來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沒想到??诘娜赵曼h群中心真可以補辦臨時身份證?!比涨?,一位從三亞來??谌赵聫V場游玩的客人因丟失身份證,晚上無法開房入住酒店,聽說日月黨群中心可以補辦臨時身份證后,急忙跑過去辦理。
如何推動“互聯網 + 政務服務”效能升級?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指出:“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深入開展‘互聯網 + 政務服務’,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边@一論述強調新技術應用與制度創新科學適配問題,這種適配將進一步推動“互聯網 + 政務服務”效能升級。
智慧治理:“互聯網+”時代的政府治理變革新模式
“互聯網+”時代的智慧治理是一種將技術導向政府治理的復合治理思路,它強調以人為本、注重滿足多元化服務、是技術與政府相結合的治理模式。政府驅動、技術驅動、市場驅動、社會驅動是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智慧治理的動力機制。作為一種技術與制度融合的戰略模式,智慧治理有利于優化信息資源、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治理效能、提供精準服務。盡管如此,智慧治理依然面臨著頂層設計不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智慧平臺建設遲緩、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缺乏人文關懷等困境。因此,當前迫切需要構建政府-市場-社會的合作平臺,通過充分發揮不同治理主體的作用,最終提升智慧治理的現實績效。